王水照文集:鱗爪文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0340
- 條形碼:9787573210340 ; 978-7-5732-103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水照文集:鱗爪文輯 本書特色
《鱗爪文輯》收錄王水照先生的諸多學術雜記類文章,分為學人回憶、文史雜譚、字詞天地、序跋集萃、會議致辭、人文記游、學鴻印痕等九卷,這些文章富有知識性和可讀性。像《培恒先生二三事》《緬懷吳熊和先生》等追憶文章,敘述中富含真摯的情誼;《與漢籍回流》《尋覓“甲寅字”》等隱含著深厚的歷史情懷;《命名之由》《說“吞吐詩體”》將專業性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加以介紹;《名篇求疵——談“其容清明”句》展現出對散文藝術、語言文字的精微把握;“會議致辭”中的十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宋代文學學會自成立以來的重要時刻的歷時性記錄。
王水照文集:鱗爪文輯 內容簡介
《鱗爪文輯》收錄王水照先生的諸多學術雜記類文章,分為學人回憶、文史雜譚、字詞天地、序跋集萃、會議致辭、人文記游、學鴻印痕等九卷,這些文章富有知識性和可讀性。像《培恒先生二三事》《緬懷吳熊和先生》等追憶文章,敘述中富含真摯的情誼;《與漢籍回流》《尋覓“甲寅字”》等隱含著深厚的歷史情懷;《命名之由》《說“吞吐詩體”》將專業性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加以介紹;《名篇求疵——談“其容清明”句》展現出對散文藝術、語言文字的精微把握;“會議致辭”中的十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宋代文學學會自成立以來的重要時刻的歷時性記錄。
王水照文集:鱗爪文輯 目錄
初版序言3
卷一 學人剪影
深切的懷念——何其芳先生印象6
科學美學的不倦追求——追思蔡儀先生13
精神?風格?境界——緬懷朱東潤先生18
三副筆墨鑄詩魂——朱東潤先生的宋代文學研究22
我向唐圭璋先生通信問學的一段經歷25
“福壽綿長”——記吳小如先生29
一切依靠材料說話——王運熙先生印象36
培恒先生二三事38
緬懷吳熊和先生40
“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葉嘉瑩先生八十華誕志賀44
紅氍毹上的加藤君48
卷二 文史斷想
隋代文學是北朝文學的尾聲,還是唐代文學的先驅54
古典文學的研究和古典文學理論遺產的研究應該互相“掛鉤”58
“古為今用”的一個范例——讀《〈不怕鬼的故事〉序》后62
漫談古代文學和“人民性”65
宋代文學的時代特點和歷史地位69
中國古代文學在21世紀的意義77
范、歐二公的寡母情緣86
《日本刀歌》與漢籍回流91
尋覓“甲寅字”95
余靖使遼與“蕃語詩”致禍98
千年叩問:歐陽修的兩次文字風波104
蔡襄的“忠惠”與“買寵”113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說的考源與探微117
西施的公案120
楊貴妃之死123
宋太祖“不用南人作相”辨128
雍正帝的朱批諭旨131
想起了張蔭桓135
“落蘇”與避諱139
《孟德新書》與荊公《兵論》142
“孫行者”與“胡適之”145
“魯迅型”與“鷗外型”——研究方法談片149
關于佛學與文學關系的幾點想法151
學科意識的自覺與學科建立的條件156
卷三 考論雜譚
《花間集》命名之由161
《滕王閣序》的原題與主旨164
“老泉”非蘇洵之號補證167
部《中國文學史》170
《歷代詞人考略》今存何方173
欣托燕翼遞學訊176
國色天香說花王——牡丹詩話180
說“止酒詩體”與“同字相犯”185
說“吞吐詩體”188
“楊花覆蘋”何堪疑——讀《杜甫研究》190
跨越海洋的紀念——喜讀《魯迅?增田涉師弟答問集》193
《趙志集》研究的新進展197
讀《國寶72》等有感199
永遠的《唐詩三百首》201
文獻淵藪詞翰寶庫——《全宋文》出版感言207
卷四 字詞天地
沈佺期《獨不見》之“獨”211
《師說》“圣人無常師”段辨惑213
名篇求疵——談《秋聲賦》“其容清明”句216
“煙霏云斂”別解218
從“泉香而酒冽”談起220
“泰山”與“鴻毛”225
卷五序跋集萃(上)
《不京不海集》序228
《宋詞藝術技巧辭典》序232
《唐宋詞審美觀照》序237
《唐宋人選唐宋詞》序242
《宋代文學研究年鑒》(1997—1999)卷首語245
《宋詩三百首》序248
《宋詩體派論》序252
《宋代散文研究》序255
《王安石與北宋文學研究》序260
《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序264
《北宋詩學》序267
《韋莊集箋注》前言272
《屈騷與宋代愛國文學》序278
走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結合之路——《萬古風流蘇東坡》序281
《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序285
《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說的變遷》序288
《宋金元詞籍文獻研究》序294
《宋金元詞話全編》序297
《宋詞研究》序299
《宋詞審美淺說》序305
《中國古代詩歌鑒賞學》序308
卷六 序跋集萃(下)
《宋代散文選注》前言312
《宋代文學通論》后記315
《宋詩一百首》前言317
《古文精華》前言322
《宋詞三百首》前言325
《首屆宋代文學 研討會論文集》后記328
《新宋學》( 輯)卷首語331
宋刊孤本《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出版說明334
宋刊孤本《增廣司馬溫公全集》出版說明337
宋刊孤本《類編增廣黃先生大全文集》出版說明339
宋刊孤本《類編增廣潁濱先生大全文集》出版說明341
蘇軾研究四種總序344
歐陽修的體弱早衰與性格命運——《歐陽修傳:達者在紛爭中的堅持》后記348
卷七 會議致辭
第二屆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開幕詞354
學理性建構與學術本土化——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第四屆年會暨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開幕詞357
第五屆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開幕詞360
第五屆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閉幕詞363
第六屆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開幕詞365
“紀念陸游誕辰885周年暨陸游與鑒湖 學術研討會”致辭369
第七屆中國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開幕詞372
第七屆中國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閉幕詞375
在章培恒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暨《中國文學史新著》(修訂版)新書 會上的講話377
第八屆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年會開幕詞381
在第二屆思勉原創獎學術研討會暨頒獎典禮上的講話384
第九屆中國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開幕詞387
我們走在大路上——在宋代文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宋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390
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學術座談會暨《錢鍾書的學術人生》新書發布會致辭393
《北宋三大文人集團》新書研討會致辭397
第五屆中國古代文章學研討會開幕詞399
卷八 人文記游
在王仁紀念碑前401
皇家“秘閣”,珍本淵藪405
日本 的漢籍中心407
“皕宋樓”舊藏別來無恙409
孤本不孤,影印傳布411
坐擁書城意興濃413
中國文學研究在日本415
培養漢學家的搖籃——記東京大學中國文學科419
東京大學校園漫筆423
舜水風范,長留東瀛427
唐朝古樂,扶桑獨奏431
東京新歲話“初詣”434
臺島學界一瞥439
一份課程表及其他443
“堵車”的啟示446
摩耶育大千,梅丘寄鄉魂——臺北市“摩耶精舍”小記448
香港購讀《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記451
卷九 雪鴻印痕
《唐詩選》編注工作的回顧455
1955:叩開北大之門460
附錄:像與不像之間——《半肖居筆記》自序464
展開全部
王水照文集:鱗爪文輯 作者簡介
王水照先生,1934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1955年-1960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參與北大55級學生編撰的紅皮文學史、黃皮文學史,為宋元段主要執筆人。1960年-1978年,分配到當時隸屬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文學研究所工作,在錢鍾書、何其芳、余冠英等先生指導下,參與了多個集體項目,包括社科院版《文學史》《唐詩選》等。1978年3月至今,調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工作,期間1984年-1986年,國家公派至日本東京大學講學。1985年9月晉升為教授,199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唐宋文學方向)的博士生導師。1992年獲“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1998年9月當選為復旦大學首席教授,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2000年起,長期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2015年始,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同時兼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顧問、《文學遺產》顧問、《新宋學》主編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