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海史密斯日記與筆記:1941-199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0500
- 條形碼:9787532790500 ; 978-7-5327-9050-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史密斯日記與筆記:1941-1995 本書特色
世人更熟悉海史密斯晚年避走歐洲、離群索居的孤僻形象,但這些文字也展現了她年輕時開朗、樂觀又充滿抱負的一面。無論作為一個人,還是一名作家,帕特都是迷人而復雜的,在這些文字里,她留下了自己熱烈而精彩的人生,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如何擺脫自己的出身、對抗社會的偏見,進而用寫作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并非一本自傳作品,寫作自傳的過程,必然是在回溯過去,往往經過精心編輯,從某一特定的視角再現往事,而這些日記與筆記記錄的則是一段仍在進行的當下的人生,就像兩面鏡子,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她的生活和工作,讓讀者看到——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是如何成為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
海史密斯日記與筆記:1941-1995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在美國文壇,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是一個尤為獨特的名字。她以天才少女的姿態闖入文壇,**部長篇小說就被希區柯克翻拍成同名電影《列車上的陌生人》,用筆名出版的半自傳小說《卡羅爾》是美國同性文學目前里程碑式的作品,而深入探問讀者內心黑暗面、有過多個電影版本的《天才雷普利》更是超越了類型小說的范疇,躋身偉大文學的行列。 海史密斯身后留下了8000多頁日記和筆記,本書由她的編輯耗時數十年精心編校,并配以從未公開過的私人照片及檔案文件。帕特基本上一直用兩種敘事記錄自己的生活:日記詳細描述了她緊張的、時而痛苦的個人經歷,筆記則幫助她把這些經歷進行理性加工,并構思自己的寫作。本書按照時間順序、根據帕特的居住地點劃分為五個時期,從*初的美國時期,到輾轉歐洲各地的中年歲月,再到她在瑞士的暮年。日記和筆記的條目相互交織、緊密相連,筆記和日記各成一體,分開閱讀也不成問題,但對應起來閱讀,才能獲得對她全面的認識——用帕特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一個作者,終其一生都在隱藏故事中取材自她個人經歷的部分,那么她的小說會更容易讓我們遠離作者,而不是引領我們走近她。除了帕特本人的生活和創作,讀者也得以窺見當時歐美文化圈的風流盛況——透過帕特這個“局外人”的視角,獲得從未有過的獨特體驗。"
海史密斯日記與筆記:1941-1995 目錄
前言
1921—1940年: 早年生活
1941—1950年: 紐約的青春,以及不同的寫作方式
1951—1962年: 往返于美國和歐洲之間
1963—1966年: 英格蘭,定居的誘惑
1967—1980年: 回到法國
1981—1995年: 在瑞士的暮年
帕特·海史密斯的社會大學:國際女性密友圈
致謝
海史密斯生活和創作大事年表
語種說明
日記編纂說明
書目索引
參考書目
圖片權利
海史密斯日記與筆記:1941-1995 相關資料
“一部了不起的杰作。海史密斯對自我和他人的觀察都是如此尖銳。整本書都很出色,但前幾章尤為特別。關于年輕時代的紐約生活,它們是我讀到過的觀察力最敏銳、最富有活力的描述!”《紐約時報》 “編輯大膽地決定把日記和筆記條目交疊在一起,環環相扣……海史密斯獨特的個人書寫,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自畫像之一。”——《紐約書評》、 “……對她的‘想象力的樂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迷人探索……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虔誠的讀者還是歷史學家,都會流連忘返。”——《出版人周刊》 “少有作家能如此深刻地揭示人類心靈的陰暗面。”——《旗幟晚報》 “她的寫作完全得益于她的態度:用一根鋼針直面世界。”——《鏡報》 “海史密斯和她筆下的主人公一樣離經叛道、怪誕不經,而她似乎并不介意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J.G.巴拉德 “喜歡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小說讓我感到一種負罪感。后來我意識到,這種負罪感并非來自閱讀驚悚小說,而是來自她巧妙地讓讀者認同兇手的方法。她是一位偉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犯罪小說家。”——帕慕克 “緊張、黑暗、引人入勝:真希望我能寫出《天才雷普利》這樣的小說。”——薩拉•沃特斯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就像牡蠣一樣神秘……她的小說超越了道德的局限,超越了任何體裁的限制,強有力地影響了讀者,讓他們感到不安。”——珍妮特•溫特森 “我從未遇到過一個像她那樣的人,滿是問題又充滿智慧,令人沮喪又飽受挫折,享受著孤獨的榮光。這本書是一個時代的寫照,一段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漫長的講述,而你從未以這樣的角度去觀望過那段歲月。”——艾琳•邁爾斯(藝術家) “我是多么熱愛海史密斯。她的寫作讓我大開眼界。”——吉莉安•弗琳(《消失的愛人》作者) “孕育憂郁的詩人。”——格雷厄姆•格林
海史密斯日記與筆記:1941-1995 作者簡介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美國女作家,1921年生于得州沃斯堡。她的首 部小說《列車上的陌生人》于1951年出版,并被希區柯克改編為電影,一鳴驚人。1955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及其后續系列作品更是奠定了她在類型文學中的至高地位。近年來,隨著評論家不斷發掘其作品的內涵,她身后的聲譽甚至比生前還高。在數年前美國《時代》周刊選出的50位最偉大的犯罪小說作家中,她高居榜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