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20 世紀黑龍江考古--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石巖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5494
- 條形碼:9787101165494 ; 978-7-101-16549-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 世紀黑龍江考古--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石巖著 內容簡介
眾所周知,邊疆考古是中國考古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地域范圍和文化特點而具有獨特的價值。黑龍江考古屬于我國邊疆考古之一,考古發掘獲得的成果,成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見證,是中華民族疆域的實物見證,為我們再現了黑龍江地區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和東北疆域形成的歷史。本書以 20 世紀黑龍江地區的考古工作實踐為基礎,時間上從舊石器時代至清代,空間上以現代黑龍江境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牡丹江、綏芬河流域三大區域為核心,總結和概括了一個世紀以來匯集的資料、所取得的成績以及認識,并通過這些基礎工作,探討黑龍江地區文明的起源及其逐漸發展的過程,證明了邊疆地區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中的地位和貢獻。
20 世紀黑龍江考古--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石巖著 目錄
上編 一個世紀的前行——由萌芽到輝煌
**章 伴隨著殖民與文化侵略的開場
一、主要機構沿革
二、主要活動
三、其他國家的學者在黑龍江的活動
四、中國學者由自發考察到科學發掘
第二章 篳路藍縷艱難中的行進
一、前段(1950~1970年)
二、后段(1971~1976年)
第三章 盛世中的繁榮與持續發展
一、前段(1977~1990年)
二、后段(1991~1999年)
下編 星羅棋布的文明遺跡
**章 探尋先人印跡——舊石器時代考古
一、考古發現與重要活動
二、主要考古學文化與遺存
三、遠古時代黑龍江人類活動情境分析
第二章 文明的曙光——新石器時代遺存
一、考古發現與重要活動
二、主要考古學文化與遺存
三、新石器時代黑龍江人類的生活情境
第三章 微微青銅——青銅時代遺存
一、考古發現與重要活動
二、主要考古學文化與遺存
三、黑龍江青銅時代考古收獲
第四章 眾城林立——早期鐵器時代遺存
一、考古發現與重要活動
二、主要考古學文化與遺存
三、黑龍江早期鐵器時代的文化面貌
第五章 “海東盛國”——渤海遺存
一、考古發現與重要活動
二、主要遺址
三、渤海考古的成就
第六章 弓馬天下——遼金時代的遺存
一、遼代遺存
二、金代遺存
第七章 大一統之下——元明清時期遺存
一、考古發現與重要活動
二、主要遺存
結語
一、史前時代黑龍江人群的分布與文化
二、青銅時代黑龍江考古時空框架探索
三、早期鐵器時代黑龍江考古時空框架初步完成
四、隋唐至清黑龍江境內考古概要
主要參考文獻
20 世紀黑龍江考古--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石巖著 作者簡介
石巖,1963年出生。本、碩、博皆畢業于吉林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任職于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考古系,考古學科帶頭人,兼任黑龍江省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專家,《北方文物》特邀編委,黑龍江省文博學會理事。榮獲“龍江巾幗工匠”稱號和黑龍江大學鋒尚人物(團隊)獎。 主要研究方向是商周考古、黑龍江區域考古、北方考古。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和教育部項目各1項,黑龍江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省教育廳、文化廳等廳局級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1部,在《文物》、《考古與文物》、《中原文物》、《北方文物》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