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時代荊楚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241886
- 條形碼:9787307241886 ; 978-7-307-24188-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荊楚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于荊楚大遺址保護、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理念、技術創新與實踐探索等的研究,涉及荊楚大遺址考古、規劃、法治及建設、運營、傳播、展示等理論與實踐,并附錄有國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關于大遺址保護利用規劃、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及文化遺址公園評定細則等文件。本書以系統總結近年來湖北省大遺址保護工作經驗,全面展示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成果,推動新時代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實現荊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新時代荊楚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荊楚大遺址保護、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理念、技術創新與實踐探索等的研究,涉及荊楚大遺址考古、規劃、法治及建設、運營、傳播、展示等理論與實踐,并附錄有國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關于大遺址保護利用規劃、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及文化遺址公園評定細則等文件。以系統總結近年來湖北省大遺址保護工作經驗,全面展示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成果,推動新時代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實現荊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新時代荊楚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研究 目錄
城址類大遺址保護與利用中的考古工作思路與方法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相關問題的探討
創新重構古山寨保護利用體系帶動山區文物“活”起來
細化大遺址群保護
淺談舊石器時代大遺址的保護與利用
荊楚大遺址管理機構現狀調查與思考
基于“大數據”的國內大遺址保護研究現狀和趨勢分析
淺議兩部新出臺的荊楚大遺址地方性法規
淺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容闡釋路徑
關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全產業鏈”的思考
可持續運營視角下的遺址公園策略研究
中意考古遺址公園創建運營的對比與啟示
大遺址博物館:發展歷程、時代價值與前景展望
把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為新時代文化傳承發展的基地
案例篇
考古視野下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以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例
文化遺產公園視野下荊江分洪工程的價值與綜合利用
鄉鎮:打通大遺址保護利用“*后一公里”的新力量
——以湖北襄州鳳凰咀遺址為例
系統論視域下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的生態建設研究
遺址公園建設視角下的古墓葬遺產保護展示
——以明楚昭王墓為例
從時空關聯到多維融合
——襄陽鳳凰咀考古遺址陳列館展示的探索
隨州市大遺址保護利用與城鄉融合發展模式研究
——基于曾隨文化遺址保護利用總體規劃的探索
淺談江夏湖泗瓷窯遺址群的保護與利用
鳳凰咀遺址創建考古遺址公園的思考與啟示
守正創新文化遺址保護提煉傳承優秀荊楚文化
——龍灣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的回顧與思考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運營管理模式的探討
學堂梁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現狀及思考
從發展視角看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與利用
——以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例
擂鼓墩大遺址價值闡釋及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新時代文化遺址公園社教工作初探
——以建始縣直立人遺址管理處實踐為例
基于容美土司遺址保護利用的思考
屈原祠文化遺址公園建設淺談
附錄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
(2019-2023年)的通知
關于印發《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評定細則(試行)》的通知
關于印發《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規劃(綱要)》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的通知
湖北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第1至4批)
后記
新時代荊楚大遺址保護與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研究 作者簡介
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管理的事業單位,副廳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從事文物政策研究、交流合作、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