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415007
- 條形碼:9787570415007 ; 978-7-5704-150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內容簡介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將統編版語文教科書1~6年級涉及的所有古詩文和膾炙人口的30首經典古詩詞做了細致整合,所有篇目標注拼音,消除學生閱讀障礙,無論是哪個學段的學生,都能自主閱讀。
因古詩文自身的特點,多音字、形近字,甚至一些生僻字很常見,這些都是學生容易寫錯的字,我們給這些字做了醒目標注,提醒學生書寫時注意,避免出現書寫錯誤。
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尚弱,而古詩文又意蘊深厚,有的詩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此問題,我們設計了“詞語注釋”“詩意解讀”等小欄目,用淺顯的語言解讀難懂的字詞,用優美的語句詮釋詩句意思,用流暢明白的畫面還原詩句意境,消除學生的理解障礙,讓學生不僅知其意,也能記住且長久記憶。
對于古詩文的學習,會讀、會背、會寫都不是*終目的,讓這些千古名句浸潤學生的氣質,提高學生的品位和才情,*終,讓古詩文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文化因子,在全社會生根發芽繁茂生長,才是我們學習的*終目標。該書中設計了“作者簡介”“邊讀邊賞”和“趣味鏈接”欄目,將關于這首詩的知識整合在一起,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其文化積淀。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前言
在豐厚的中華文化沃野里,挺立著一塊熠熠的豐碑,其上鐫刻的文字,讀起來鏗鏘有力,寫出來賞心悅目,這就是中華古詩文。這種世界文學史上*獨特的語言表達形式,彰顯著漢語特有的魅力,也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小學生學習、背誦古詩文,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個人修養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教育部*新推行的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便大大增加了古詩文的比重,可見國家對小學生學習、背誦古詩文的重視。此外,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對古詩文的學習也做了具體的要求和教學指導。為了貫徹這些綱領性文件的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小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能力,我們編寫了這本《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古詩文韻律優美、寓意深刻,但對于理解能力尚弱的小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若呈現方式或方法不當,極易使其產生畏難情緒:、本書本著讓學生愛學、易學、學后能應用的目的,以讓學生會讀、會寫、會背誦、會應用、能傳承為目標,配備圖畫,設置欄目,匠心體現在方方面面。
會讀
本書將統編版語文教科書1~6年級涉及的所有古詩文和膾炙人口的30首經典古詩詞做了細致整合,所有篇目標注拼音,消除學生閱讀障礙,無論是哪個學段的學生,都能自主閱讀。
會寫
因古詩文自身的特點,多音字、形近字,甚至一些生僻字很常見,這些都是學生容易寫錯的字,我們給這些字做了醒目標注,提醒學生書寫時注意,避免出現書寫錯誤。
會背誦
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尚弱,而古詩文又意蘊深厚,有的詩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此問題,我們設計了“詞語注釋”“詩意解讀”等小欄目,用淺顯的語言解讀難懂的字詞,用優美的語句詮釋詩句意思,用流暢明白的畫面還原詩句意境,消除學生的理解障礙,讓學生不僅知其意,也能記住且長久記憶。
會應用
對于古詩文的學習,會讀、會背、會寫都不是*終目的,讓這些千古名句浸潤學生的氣質,提高學生的品位和才情,*終,讓古詩文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文化因子,在全社會生根發芽繁茂生長,才是我們學習的*終目標。本書中設計了“作者簡介”“邊讀邊賞”和“趣味鏈接”欄目,將關于這首詩的知識整合在一起,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其文化積淀。
“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朝著中華古詩文這座熠熠閃光的文化豐碑努力跋涉,成長為周身散發著文學氣質的人吧!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 目錄
詠鵝
汀南
畫
憫農(其二)
古朗月行(節選)
風
一年級下冊
春曉
贈汗倫
靜夜思
尋隱者不遇
池上
小池
畫雞
二年級上冊
梅花
小兒垂釣
登鸛雀樓
望廬山瀑布
江雪
夜宿山寺
敕勒歌
二年級下冊
村居
詠柳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絕句
憫農(其一)
舟夜書所見
三年級上冊
所見
山行
贈劉景文
夜書所見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早發白帝城
采蓮曲
司馬光
……
三年級下冊
四年級上冊
四年級下冊
五年級上冊
五年級下冊
六年級上冊
六年級下冊
經典古詩詞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