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應用光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29568
- 條形碼:9787576329568 ; 978-7-5763-295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用光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可分為幾何光學和光學儀器兩部分。幾何光學部分除了一般內容外,增加了基本定理的向量公式、非均勻介質中的光線光學、矩陣方法在近軸光學中的應用和光學傳遞函數等內容。光學儀器部分除了望遠鏡、顯微鏡、照相機和投影儀外,增加了色度學、光纖光學儀器、激光束光學、紅外光學系統、現代新型光電元器件及成像系統、非成像系統,包含了光學儀器的新發展。
應用光學 目錄
**章 幾何光學基本原理
1—1 光波和光線
1—2 幾何光學基本定律
1—3 折射率和光速
1—4 光程的概念及相關定律
1—5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1—6 基本定律的向量形式
1—7 幾何光學的誤差和應用范圍的討論
1—8 光學系統類別和成像的概念
1—9 理想像和理想光學系統
1—10 發光點理想成像的條件——等光程條件
1—11 微小線段理想成像的條件——余弦條件
1—12 麥克斯韋魚眼
習題
第二章 共軸球面系統的物像關系
2—1 共軸球面系統中的光路計算公式
2—2 符號規則
2—3 球面近軸范圍內的成像性質和近軸光路計算公式
2—4 近軸光學的基本公式及其實際意義
2—5 共軸理想光學系統的基點——主平面和焦點
2—6 單個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點
2—7 共軸球面系統主平面和焦點位置的計算
2—8 用作圖法求光學系統的理想像
2—9 理想光學系統的物像關系式
2—10 光學系統的放大率
2—11 物像空間不變式
2—12 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的關系
2—13 節平面和節點
2—14 無限遠物體理想像高的計算公式
2—15 理想光學系統的組合
2—16 理想光學系統中的光路計算公式
2—17 單透鏡的主平面和焦點位置的計算公式
2—18 矩陣方法在近軸光學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三章 眼睛和目視光學系統
3—1 人眼的光學特性
3—2 放大鏡和顯微鏡的工作原理
3—3 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3—4 眼睛的缺陷和目視光學儀器的視度調節
3—5 空問深度感覺和雙眼立體視覺
3—6 雙眼觀察儀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四章 平面鏡棱鏡系統
4—1 平面鏡棱鏡系統在光學儀器中的應用
4—2 平面鏡的成像性質
4—3 平面鏡的旋轉及其應用
4—4 棱鏡和棱鏡的展開
4—5 屋脊面和屋脊棱鏡
4—6 平行平板的成像性質和棱鏡的外形尺寸計算
4—7 確定平面鏡棱鏡系統成像方向的方法
4—8 棱鏡轉動定理
4—9 棱鏡做有限轉動時,像空間位置和方向的計算
4—10 棱鏡做微量轉動時,像空間位置和方向的計算
4—11 共軸球面系統和平面鏡棱鏡系統的組合
4—12 棱鏡的偏差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五章 光學系統中成像光束的選擇
5—1 光闌及其作用
5—2 望遠系統中成像光束的選擇
5—3 顯微鏡中的光束限制和遠心光路
5—4 場鏡的特性及其應用
5—5 空間物體成像的清晰深度——景深
5—6 紅外光學系統的冷光闌效率
習題
第六章 輻射度學和光度學基礎
6—1 立體角的意義和它在光度學中的應用
6—2 輻射度學中的基本量
6—3 人眼的視見函數
6—4 光度學中的基本量
6—5 光照度公式和發光強度的余弦定律
6—6 全擴散表面的光亮度
6—7 光學系統中光束的光亮度
6—8 像平面的光照度
6—9 照相物鏡像平面的光照度和光圈數
6—10 人眼的主觀光亮度
6—11 通過望遠鏡觀察時的主觀光亮度
6—12 光學系統中光能損失的計算
習題
第七章 色度學基礎
7—1 顏色視覺
7—2 顏色匹配
7—3 CIE標準色度系統
7—4 CIE標準照明體和標準光源
7—5 顏色測量
7—6 孟塞爾表色系統
習題
第八章 光學系統成像質量評價
8—1 概述
8—2 介質的色散和光學系統的色差
8—3 軸上像點的單色像差——球差
8—4 軸外像點的單色像差
8—5 幾何像差的曲線表示
8—6 用波像差評價光學系統的成像質量
8—7 理想光學系統的分辨率
8—8 各類光學系統分辨率的表示方法
8—9 光學傳遞函數
8—10 用光學傳遞函數評價系統的像質
習題
第九章 望遠鏡和顯微鏡
9—1 望遠鏡的光學性能和技術條件
9—2 望遠鏡物鏡
9—3 望遠鏡目鏡
9—4 望遠鏡的外形尺寸計算
9—5 可變放大率的望遠鏡
9—6 顯微鏡概述和顯微鏡的光學性能
9—7 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
習題
第十章 照相機和投影儀
10—1 照相物鏡的光學特性
10—2 照相物鏡的基本類型
10—3 變焦距照相物鏡
10—4 取景系統和調焦系統
10—5 投影儀的作用及其類別
10—6 投影儀中的照明系統
10—7 投影物鏡
10—8 投影系統中的光能計算
習題
第十一章 光纖光學系統
11—1 概述
11—2 全反射光纖的光學性質
11—3 全反射光纖的應用
11—4 梯度折射率光纖
習題
第十二章 激光光學系統
12—1 概述
12—2 激光束在均勻介質中的傳播規律
12—3 高斯光束的透鏡變換
12—4 激光諧振腔的計算
12—5 激光掃描系統和歸鏡頭
12—6 光學信息處理系統和傅里葉變換鏡頭
習題
第十三章 紅外光學系統
13—1 概述
13—2 紅外光學系統的功能和特點
13—3 紅外物鏡
13—4 輔助光學系統
13—5 典型紅外光學系統
習題
第十四章 現代新型光電器件及其成像系統
14—1 CCD和CMOS光電器件
14—2 數碼相機光學系統
14—3 衍射光學元件
14—4 非球面成像特性
習題
第十五章 非成像光學系統
15—1 照明光學系統基本組成
15—2 照明光學系統的設計
15—3 均勻照明的實現
15—4 太陽光能量獲取系統
習題
第十六章 光譜儀
16—1 光譜儀概述
16—2 光譜棱鏡主截面內光線的折射
16—3 光譜棱鏡的基本特性
16—4 光譜棱鏡的材料和型式
16—5 光柵的基本性質
16—6 光譜儀光學系統的型式
習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