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0578
- 條形碼:9787100200578 ; 978-7-100-20057-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本書特色
公民權利、公民資格、自由、民主,這些重建時代的美國人所面臨的問題,也依然困擾著21世紀的美國人,影響著美國的立法和現實政治。正因此,重建時代在美國史研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美國歷史學家埃里克·方納是重建史研究的大家,本書是一部關于重建時代的通史著作。基于檔案研究和對既有成果的全面梳理,方納將圍繞重建進行的政治斗爭、從奴隸勞動到自由勞動在南部的轉換、一種新種族關系的演進、一個擁有新權力的民族國家的崛起等歷史進程,編織成一部連貫性敘事。討論在社會不同層面進行的重建活動,從國會大廳內的辯論到種植園里展開的斗爭。聚焦南部,但同時也關注北部和西部發(fā)生的變化。將被解放的奴隸們置于故事的中心,但同時也講述包括政治家、工業(yè)家、勞工和小農場主在內的美國白人群體的故事。讀來猶如“一部情節(jié)復雜且精心策劃的小說”,波瀾起伏,驚心動魄。
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內容簡介
1865年,美國內戰(zhàn)結束,75萬南北方士兵戰(zhàn)死沙場,美國人隨即面臨修復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化解區(qū)域敵意、重建美利堅聯(lián)邦的挑戰(zhàn)。*艱巨的挑戰(zhàn)則是:如何在奴隸制的廢墟上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自由勞動體制,如何將400萬奴隸變成政治上擁有權利、經濟上獨立自主的公民,以及如何將普遍自由、種族平等和跨種族民主等新憲政原則付諸實踐。重建的故事圍繞這些挑戰(zhàn)而展開,錯綜復雜、跌宕起伏,歷史與未來在此時交鋒,理想與現實在此刻博弈。歷史學家圍繞重建史的書寫進行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爭論,突破舊規(guī)異常困難。方納教授的《重建》高屋建瓴,采用全新的視角,以多元史料為基礎,精用前人成果,以凝練精致的文筆,重構了這部19世紀美國的歷史大劇,忠實全面地再現了黑白美國人在第二次建國時所表現的理想、決心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揭示了這場偉大的美國實驗*終未能成功的現實原因和深層原因。
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目錄
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作者簡介
埃里克·方納(Eric Foner,1943— ),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威特·克林頓歷史學講席教授(榮休),曾任美國歷史學家組織主席(1993)和美國歷史學會主席(2000)。在美國內戰(zhàn)與重建史、奴隸制史、美國政治文化史等領域中成就斐然,著述甚豐。代表作有《自由土地、自由勞動、自由人:內戰(zhàn)前共和黨的意識形態(tài)》《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重建:美利堅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美國自由的故事》《烈火中的考驗:亞伯拉罕·林肯與美國奴隸制》《自由之路:“地下鐵路”秘史》和《第二次建國:內戰(zhàn)與重建如何重鑄了美國憲法》等。 譯者簡介: 王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2008—2020)。著有《民主的考驗:黑人選舉權與北部共和黨人(1860—1910)》《原則與妥協(xié):美國憲法的精神與實踐(增訂版)》;譯有《美國自由的故事》《美國歷史:理想與現實》;最新編著包括《在美國教歷史》《重新認識美國:來自當代的反思》。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