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23618
- 條形碼:9787547323618 ; 978-7-5473-2361-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史 本書特色
歷史學家梁庚堯的經典之作,一部兼顧各朝代社會特點、深具敘事特色的中國社會史教科書。把握中國社會史的發展脈絡、了解中國社會發展軌跡。
中國社會史 內容簡介
本書起始于新石器時代華北、華南農業村落的興起,結束于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以社會組織和結構為核心,探討了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議題:農業村落的興起與土地制度、租佃制度的演變;封建社會、門第社會、科舉社會出現的時代背景,及士人、士族、士紳的社會角色;古代氏族與國家形成的關系和家族制度的變化;城市性質的演變與工商業的盛衰、復振;人口的變動及其對社會中心轉移的影響;漢末道教在傳統社會中的根源;佛教社會力量的發展、;民間秘密宗教的活躍與其對社會的影響;宗教、家族、政府、士人、商人對推動社會福利與互助的貢獻;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在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影響下的劇變……
本書有助于讀者理解各時代的社會特色,從整體上把握中國社會史的發展脈絡,對傳統社會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是了解中國社會發展軌跡的入門讀物。
中國社會史 目錄
序 i
**講 早期農村的發展與國家的形成 1
一、 早期農村的興起 1
二、 社會組織的演進 5
三、 夏、商時代國家的形成 9
第二講 封建社會秩序及其解體 17
一、 周初封建的本質 17
二、 封建社會秩序的演變 20
三、 封建社會秩序的解體 25
第三講 士人階層的興起與士族的形成 31
一、 士人階層的興起與擴大 31
二、 士人地位的下降與回升 36
三、 士族的形成與發展 40
第四講 道教的社會根源 47
一、 神仙與方士 47
二、 神仙信仰的普遍 52
三、 巫與巫術 56
第五講 土地私有制度的曲折發展 63
一、 春秋晚期以來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 63
二、 漢代土地私有制度的發展 66
三、 三國時期國有土地的擴大 70
四、 西晉時期私有土地的復盛 73
第六講 古代城市的性質 79
一、 封建時代城市的性質 79
二、 春秋時期城市的擴張 81
三、 戰國城市工商業的興起 85
四、 秦漢以后城市的里制與市制 89
第七講 人口的大變動與市場的萎縮 95
一、 人口的銳減 95
二、 人口的流徙 100
三、 市場的萎縮 104
第八講 門第社會勢力的形成與衰落 111
一、 曹魏西晉門第勢力的形成 111
二、 東晉南朝門第勢力的發展與僵化 116
三、 北朝隋唐門第勢力的演變 121
第九講 身份制度的盛行 129
一、 奴婢 129
二、 客與部曲 134
三、 世業、世兵與世吏 139
第十講 均田法的演變與破壞 147
一、 均田法的成立與演變 147
二、 均田法的破壞 155
三、 客戶的涌現及其與佃農的合流 160
第十一講 佛教社會力量的發展與限制 165
一、 佛教社會力量的興起 165
二、 佛教社會力量的發展 171
三、 佛教社會力量的限制 176
第十二講 南北社會中心的轉移 185
一、 南北戶口的升降 185
二、 南北產業的消長 189
三、 南北人才的交替 196
第十三講 科舉社會的成立與逆轉 205
一、 唐代門第勢力的衰退 205
二、 宋代科舉社會的確立 209
三、 元代社會階級的再興 217
第十四講 茶鹽專賣制度的成立與私販的猖獗 223
一、 茶專賣制度的成立與演變 223
二、 鹽專賣制度的成立與演變 227
三、 茶鹽私販的猖獗 234
第十五講 宋元的土地分配與租佃制度 241
一、 耕地不足 241
二、 土地的所有與經營 245
三、 租佃制度 252
第十六講 宋元城市社會的興盛 257
一、 城市形態的轉變 257
二、 城市的擴張 259
三、 城市的社會結構 268
第十七講 宋元的工商組織與工商資本 275
一、 商品流通的中介 275
二、 手工業工場的組織 280
三、 工商行會的性質 283
四、 工商資本的流動 287
第十八講 新家族制的形成與發展 293
一、 族譜 293
二、 義莊 296
三、 祠堂與祭田 299
四、 族長與家長 304
五、 家產 306
六、 婚姻與婦女地位 310
第十九講 社會福利與互助 321
一、 倉儲 321
二、 養老濟貧、慈幼、療病與助葬 327
第二十講 身份制度的復興 341
一、 宋元時代奴隸制度的衰落與復興 341
二、 元明的職業世襲制度 344
三、 明代的奴仆與奴變 347
四、 清代奴隸制度的興盛與衰退 351
第二十一講 秘密宗教團體的活動 359
一、 彌勒教與摩尼教的活動 359
二、 白蓮教的形成與發展 364
三、 羅教的興起與流衍 369
第二十二講 明清士紳的社會地位 377
一、 士紳階層的構成 377
二、 士紳的特權 381
三、 士紳的社會活動 388
第二十三講 明清租佃制度的演變 397
一、 佃權的長期化 397
二、 一田多主制 403
三、 租課形態 409
第二十四講 明清的工商活動與商人地位 415
一、 生產、流通組織與資本 415
二、 工商行會的發展 421
三、 工商業者的社會活動與社會地位 427
第二十五講 秘密會黨的活躍 437
一、 秘密會黨的形成 437
二、 秘密會黨的擴散 442
三、 秘密會黨的組織 447
第二十六講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 455
一、 商工階層的崛起 455
二、 新舊知識階層的交替 458
三、 婦女地位的提升 461
四、 農村社會的衰敝 464
展開全部
中國社會史 作者簡介
梁庚堯,當代著名歷史學家。祖籍廣東省新會縣,1948年生于廣州,1956年定居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歷任臺灣大學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著有《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南宋的農村經濟》《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宋代科舉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