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虛擬文化與部落化傾向——讀米歇爾·馬菲索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9725
- 條形碼:9787522729725 ; 978-7-5227-297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虛擬文化與部落化傾向——讀米歇爾·馬菲索利 內容簡介
米歇爾·馬菲索利是法國當代社會文化學家。他認為,古老事物與科技發展共同營造出一個虛擬世界,僵硬的、排他的理性主義和建制已然“飽和”,個人主義正趨于衰落,不能適應社群化的后現代社會。在這場科技革命中,部落化、情感同化、多元化等構成當代虛擬文化的基本樣貌,相對主義和“對立耦合”的處世哲學則是現實和虛擬世界共同的生存法則。本書著重評介馬菲索利以部落為主題的后現代理論,呈現當代網絡社會和虛擬文化的新變化。
虛擬文化與部落化傾向——讀米歇爾·馬菲索利 目錄
前言
上篇 復古主義的后現代性
誰是米歇爾·馬菲索利
——接地氣的社會學家和哲學家
復古主義的回歸與理性社會建制的再認識
——《部落時代》述評
現代性向后現代性的轉變
——網絡科技對現代社會的解構
數字文化的哲學
——《數字化時代的后現代性》述評(一)
數字文化的道德倫理
——《數字化時代的后現代性》述評(二)
當代文化中的后現代人“透視”
——評馬菲索利的后現代性理論
下篇 虛擬文化
網絡科技對當代社會和人的再塑造
——虛擬社群的部落化特征
虛擬文化中的“無用之用”
——想象和游戲本能驅動世界再悅化
虛擬世界中多面人性的再現
——虛擬文化中個人身份特征的闡釋
虛擬世界的巴洛克化
——馬菲索利美學思想的啟示
虛擬世界中的游牧主義與多元文化
——評《論游牧主義》
社群理想:新的社會范式悄然建立
——讀馬菲索利新著《造反的年代》和《精英的破產》
外品附錄
想象物與后現代性
——古老事物與技術發展的協力體現括動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虛擬文化與部落化傾向——讀米歇爾·馬菲索利 作者簡介
林青,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比較文學研究基地研究員。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網絡文化、后現代批評理論、比較文學。在《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江西社會科學》《外國文學動態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