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繪畫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62228
- 條形碼:9787559862228 ; 978-7-5598-6222-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繪畫源流 本書特色
★
一部追源溯流的極簡中國繪畫史,
專業和通識并行,權威與好讀合一
知名藝術史學者、博物館人陳履生在浩瀚的史料中精簡和取舍,用20萬字、不到300頁篇幅,寫就了這部中國美術通識讀本。從史前到現代,他逐一講述了中國繪畫各個時期的繪畫風格和代表性藝術家,王維、宋徽宗、趙孟頫、石濤……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及其作品帶出了一連串千古傳承的藝術故事,中國美術源遠流長、豐盛多姿的歷史也由此鋪陳開來。
★
從文物上走下來的中國符號,
在繪畫中感受中華民族傳承萬年的審美語言
繪畫之于歷史有何價值?如何看待博物館中的藝術作品?從遠古的彩繪陶器,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到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從錯彩鏤金的宮廷仕女畫,再到芙蓉出水的水墨山水畫,作者帶領我們透過一件件具體的歷史文物,跳出繪畫作品本身,去領略中華民族傳承上萬年的審美語言,體味中國人自遠古至現代以來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力。
★
200多幅傳世之作躍然紙上,
在色彩和線條的視覺盛宴中,還原古典韻味
★
一部追源溯流的極簡中國繪畫史,
專業和通識并行,權威與好讀合一
知名藝術史學者、博物館人陳履生在浩瀚的史料中精簡和取舍,用20萬字、不到300頁篇幅,寫就了這部中國美術通識讀本。從史前到現代,他逐一講述了中國繪畫各個時期的繪畫風格和代表性藝術家,王維、宋徽宗、趙孟頫、石濤……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及其作品帶出了一連串千古傳承的藝術故事,中國美術源遠流長、豐盛多姿的歷史也由此鋪陳開來。
★
從文物上走下來的中國符號,
在繪畫中感受中華民族傳承萬年的審美語言
繪畫之于歷史有何價值?如何看待博物館中的藝術作品?從遠古的彩繪陶器,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到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從錯彩鏤金的宮廷仕女畫,再到芙蓉出水的水墨山水畫,作者帶領我們透過一件件具體的歷史文物,跳出繪畫作品本身,去領略中華民族傳承上萬年的審美語言,體味中國人自遠古至現代以來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力。
★
200多幅傳世之作躍然紙上,
在色彩和線條的視覺盛宴中,還原古典韻味
書中收錄了200多幅中國自古至今的經典繪畫,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好地在紙本當中欣賞到這些傳世之作的精華之處,全書采用純質紙印制,并在編排上精心設計,通過大尺幅的方式高清呈現,并對重要作品充分放大細節進行展示,為讀者帶來色彩和線條的視覺盛宴。
中國繪畫源流 內容簡介
"遠古的彩繪陶器告訴我們先民有著怎樣的審美風尚? 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留下了什么樣的審美密碼? 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記錄了古人的哪些生活日常、生死觀念? 作者從遠古到現代,從流派到思潮,從畫家到作品,于中國繪畫的歷史長河中溯流追源,用簡明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中國繪畫藝術曲折而豐富的歷史發展進程,并配以200多幅傳世經典之作的高清圖片,將綿延萬年的風雅傳承,勾勒為一幅中國繪畫史全景圖。"
中國繪畫源流 目錄
中國繪畫源流 作者簡介
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2011-2016)。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館館長。南京藝術學院、上海美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湖北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臺灣師范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特聘研究員。建有陳履生美術館(常州、三亞、揚中、合肥)、油燈博物館(揚中、常州)、漢文化博物館(揚中)和竹器博物館(揚中)。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