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下一代通信和雷達系統的基本集成毫米波天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22200
- 條形碼:9787576322200 ; 978-7-5763-2220-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下一代通信和雷達系統的基本集成毫米波天線 內容簡介
天線是直接影響5G/6G系統性能的無線系統中的重要組件,天線設計需要新穎和創新的解決方案,以實現可靠的性能,降低與設備平臺系統集成的困難,本書共分11章,圍繞著通信和雷達系統的毫米波天線設計相關問題,基于現有的天線和陣列集成技術,通過設計實例詳細闡述了各種毫米波天線設計的流程、設計思路,針對某些特定的應用場景,可能對毫米波天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寬帶、高增益、輻射效率、波束掃描等,在設計實例中也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特別適合具有一定天線理論基礎與工程設計經驗的相關研究者和設計人員參考使用。
下一代通信和雷達系統的基本集成毫米波天線 目錄
下一代通信和雷達系統的基本集成毫米波天線 作者簡介
陳志寧,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1985年獲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通信工程學院微波與電磁場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通信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于日本筑波大學獲其第二個工學博士學位。 1988-1995年,陳教授在通信工程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1993-1995年,加入東南大學做博士后,后任副教授。1995-1997年赴香港城市大學,曾任研究助理及研究員。2001年和2004年兩次獲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赴日本筑波大學從事短期訪問研究(高級研究員)。2004年,作為訪問學者加入美國IBM Thomas J.Watson研究中心從事天線研究工作。2013年,作為DIGITEO高級客座科學家加入法國Supelec大學。2015年,加入日本仙臺東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擔任高級客座教授。1999-2016年,加入新加坡科技與研究局資訊通信研究院(12R),曾任首席科學家、射頻與光學研究部主任、技術顧問。2012年,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任終身教授。曾兼任東南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云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千葉大學等學校客座教授。現任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城市大學太赫茲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受邀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作主題報告/大會報告/大會特邀報告100多次,發表學術論文660篇以上,出版學術著作5本:Broadb and Planar Antennas(Wiley,2005年)、WB Wireless Commurzication,(Wiley,2006年)、Antennas for Portable Devices(Wiley,2007年)、Antennas for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McGraw-Hill,2009年)、Handbook of Antenna Technologies(76章)(Springer,2016年)。參與撰寫了Developments in Antenna Analysis and Design(IET,2018年)、UWB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For Commumcations,Radar and Imaging(Wiley,2006年)、Antenna Engineering Handbook(McGraw-Hill,2007年)、Microstrip and Printed Antennas(Wiley,2010年)、Electromagnetics of Body Area Networks(Wiley,2016年)中的相關章節。受理/授權發明專利36項,實現工業界技術轉讓成果40多項。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研究小型和寬帶/超寬帶天線、可穿戴/植入醫療天線、封裝天線、近場天線/線圈、三維集成LTCC陣列、微波透鏡天線、面向通信/傳感/成像系統應用的微波超材料/超表面/超金屬線天線,最近研究重點是人工智能算法在超材料和天線優化與綜合中的應用。 2019年,陳教授因其在無線通信技術研發和商業化的卓越貢獻而當選新加坡工程院院士;2021年,獲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頒發的克勞斯天線獎(John D.Kraus Antenna Award),以表彰他在天線工程用電磁超材料研究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2007年,因其在無線通信應用小型、寬帶天線領域的突出貢獻,當選IEEE Fellow。2010年,獲得天線與傳播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2008年、2015年兩次獲CST大學出版獎;2013年,獲東盟杰出工程成就獎;2006年、2013年、2014年三次獲新加坡工程師學會杰出工程獎;2014年,獲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資訊通信研究院最佳季度論文獎;2005年,獲IEEE iWAT最佳海報獎;1990-1997年間,多項成果獲得中國科技進步獎,指導的學生獲得23項學術獎勵;1997年,日本學術振興會(JSP)資助其在日本筑波大學開展研究。作為技術顧問、客座教授和首席科學家,為新加坡和海外9家電信、IT跨國公司及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他是2005年國際天線技術研討會(iWAT)、2010年國際資訊通信及多媒體技術在生物醫學及健保中應用專題大會(IS 3T-in-3A)、2010年國際微波論壇(IMWF)、2012年亞太天線與傳播會議(APCAP)的發起人及首屆大會主席。 陳教授在國際學術界十分活躍,作為大會主席、技術程序委員會主席、評獎委員會主席、國際指導委員會主席組織與參與了眾多國際學術活動。2015-2020年,任IEEE Council on RFID副主席;2018-2020年,任期刊IEEEJournal of RFID副主編;IEEE RFID杰出演講者;2010-2016年,任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副編輯;2009-2012年,IEEE天線與傳播學會杰出演講者;2008年,任新加坡IEEE MTT/AP分會主席;2015年,籌建IEEE RFID分會并擔任主席;2019-2020年,擔任IEEERFID分會主席;2021年,在新加坡舉辦的IEEE APS和USNC-URSI無線科學會議上擔任大會總主席;現為IEEE MTT-29委員會委員。 卿顯明,IEEE Fellow。 1985年,獲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工程學士學位;2010年,獲日本千葉大學電氣電子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1985-1996年,卿博士先后在電子科技大學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7年,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高溫超導天線研究。1998年起,任職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資訊通信研究院,現任信號處理射頻光學部首席科學家和射頻團隊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無線應用之天線設計和測量,近期研究重點是波束控制天線、基于新材料/超材料的天線、近場天線、醫療天線和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 卿博士在國際學術期刊或會議上發表或與他人共同發表論文270余篇,編著出版學術著作2本:Handbook of Antenn,a Technologies(Springer,2016年)和Substrate Integrated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for Next-gener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Radars(Wiley-IEEE Press,2021年)。參與撰寫在Antenna for Portable device(Wiley,2007年)、Ultra-Wideband Short-Pulse Electromagnetics 7(Springer,2007年)、Antennas for Fixed Base-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McGraw-Hill,2009年)、Microstrip and Printed Antennas: New Trends,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Wiley,2010年)、Antenna Technologies Handbook(Springer,2015年)、Electromagnetics of Body-Area Networks:Antennas,Propagation,and RF Systems(Wiley-IEEE press,2016年)、Developmentsin Antenna Analysis and Synthesis(IET,2018年)、Antennas for Small Mobile Terminals、(Artech House,2018年)、Substrate Integrated Miltimeter Wave An,tenn,as for Next-generation,Communications and Radars(Wiley-IEEE Press,2021年)等書。受理和授權發明專利21項。2010年獲IEEE天線與傳播國際會議****論文獎,2015年獲CST大學出版獎,2016年獲IEEE亞太天線與傳播會議****學生論文獎。1993年和1995年獲得四川省電子工業進步一等獎,1995年和1997年獲得四川省電子工業進步三等獎,1994年獲中國電子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7年獲中國電子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6年、2013年、2014年三次獲新加坡工程師學會杰出工程獎,2014年獲新加坡制造業聯合會獎。 卿博士是IEEE Fellow,是期刊IEEE Open,Journal of Vehicular Technology 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wave and Wireless Technolog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uMA)副主編,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編委會委員,2015年、2018年兩次擔任IEEE亞太天線傳播會議和2016年IS 3Tin3A會議的大會聯合主席。2021年在新加坡舉辦的IEEE APS和USNC - URSI無線科學會議上擔任大會聯合主席。現任IEEE天線及傳播學會Fellow評審委員會委員(2023-2024)和標準委員會委員(2022-2023)。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