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40995
- 條形碼:9787518040995 ; 978-7-5180-4099-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 本書特色
※人本質是一種社會動物,我們終其一生都是在學習如何與人類與世界相處,這也是社會心理學存在的意義。社會心理學是*容易被應用的,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社會當中。
※《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能夠幫助人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增強自我意識。此外,它還能通過研究人際交往中的偏見和刻板印象,指導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做出更為適當的行為和態度調整,從而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社會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身處不同場合應對社會現象的方法,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自身情緒和心理的調節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
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 內容簡介
為什么多數人的想法和觀點,經常會影響我們的決策?為什么多人共同處理一項任務時,總有人想著偷奸;繛槭裁茨吧嗽诼飞显庥鰮尳贂r,周圍目擊的人越多,有人伸出援手的可能性越低?為什么一些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會對外地人產生歧視和偏見?這些都是社會心理學要探討的課題。盡管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可忽視的個體差異,但人們在社會化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和行為卻有著更多的共性。閱讀《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洞悉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和行為規律。
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 目錄
CHAPTER 1 人類是自我欺騙的大師
焦點效應/其實,別人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關注你
透明度錯覺/如果你緊張,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鏡像自我/你的自我是別人眼中的你嗎?
社會比較/你是追求變好,還是比別人更好?
規劃謬誤/我們總是低估完成一項任務所用的時間
盲目樂觀/積極樂觀不總是一件好事兒
情感預測偏差/現實中的愛與恨,沒你想得那么深
自尊/所有的高自尊都是好的嗎?
自我效能/防御只是維護自尊,無法提升自尊
習得性無助/別“喪”,你可能是被錯覺困住了!
自由的專制/選擇越多,越好嗎?
虛假普遍性/如果你是我,也會這么做!
虛假獨特性/我不可能是*后一個接盤的人
自我服務偏差/把成功歸于努力,把失敗歸于運氣
自我設障/阻撓自己獲得成功,這是真的嗎?
信念固著/是什么造就了“老頑固”?
誤導信息效應/別回憶了,你的記憶可能是假的
達克效應/對能力的認識,也是需要能力的
控制錯覺/你真正能控制的,比想象中少得多
認知失調/沒人愿意讓自己看起來自相矛盾
CHAPTER 2 社會情境下的“身不由己”
從眾效應/你會堅持自己的判斷嗎?
易受暗示性/為什么打哈欠會傳染?
群體壓力/一種看不見的強迫力量
群體規模/從眾行為與人群數量有關嗎?
群體一致性/單獨站出來成為少數派是很難的
群體凝聚力/越是認同某一群體,從眾的壓力越大
事前承諾/一旦公開作出承諾,就會堅持到底
服從實驗/別低估了情境壓力的影響
合法權力/為什么人們會服從命令?
責任轉移/不是我的錯,我只是在執行命令
距離削弱責任/納粹為何要建立“毒氣室”?
逆反理論/人不是被動的牽線木偶
個體獨特性/沒有人想和別人一模一樣
CHAPTER 3 沒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島
社會喚醒效應/只要他人在場,就會影響我們
社會懈怠/戳破“人多力量大”的謊言
旁觀者效應/如何打破“見死不救”的僵局?
集群行為/一種特殊的社會互動
匿名性/反正沒有人知道我是誰
冒險轉移/群體與個人,誰的決策更冒險?
群體極化/群體決策比個體決策更極端
少數派影響/個體是怎樣影響群體的?
社會內爆/為什么傳銷組織要求成員與外界斷聯?
態度免疫/提前接種說服的“疫苗”
預先警告/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CHAPTER 4 吸引與親密的心理法則
社會排斥/是什么把小鎮青年變成殘酷殺手?
接近性/為什么異地戀那么難?
曝光效應/熟悉會誘發喜歡
相似性/我們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
互補性/對立會產生吸引嗎?
外表吸引力/美貌的確是一筆財富
首因效應/為什么**印象很重要?
暈輪效應/長得好看一定有內涵嗎?
匹配現象/和與你相配的人在一起
破綻效應/完美的人設不招人喜歡
吸引獎賞理論/吸引力的基礎是一種獎賞
依戀類型/影響親密關系的重要因素
愛情三元論/完美的愛情長什么樣?
自我表露/扔掉面具,展示真實的自己
距離法則/像刺猬一樣,保持親密有間
CHAPTER 5 偏見是難以逾越的高墻
偏見/偏見是“大腦偷懶”的常態
二次防御/偏見和誤解有什么不同?
歧視/無處不在的區別對待
性別刻板印象/女司機是不是“馬路殺手”?
刻板印象威脅/負面偏見帶給人的傷害
無意識偏見/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有偏見
確認偏見/看見想看見的,相信愿意相信的
愛的偏見/每個人都會捍衛自己的價值體系
內群體偏好/“我們”比“他們”優越
替罪羊理論/不是你的錯,也要你“背鍋”
污名意識/預期別人會對自己產生偏見
公正世界信念/受害者有罪論是怎么來的?
接觸假說/如何有效地消除偏見?
CHAPTER 6 人性中的美德與暴力
社會交換理論/人們為何會做出利他行為?
獎賞理論/給予的同時,我們也在得到
心境與幫助行為/心情不好時,我們會幫助他人嗎?
互惠規范/被一塊面包感動的德國特種兵
社會責任規范/應該幫助那些依賴我們的人
性別與受助/女性會比男性得到更多的幫助嗎?
進化心理學/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和延續
同理心/共情感受可以喚起利他動機
榜樣的力量/選擇好榜樣,謹慎地模仿他人
時間壓力/匆匆而過不施救,是冷漠無情嗎?
利他主義的社會化/怎樣才能增加幫助行為?
攻擊行為/人類面對的*大威脅是人類本身
本能理論與生物學理論/攻擊行為與遺傳有關系嗎?
挫折—攻擊理論/深夜怒砸ATM的女孩
相對剝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情境與攻擊/令人厭惡的體驗,讓我忍不住咆哮
媒體暴力/為什么要讓孩子遠離暴力游戲?
宣泄假說/擺出暴力的姿態,只會讓憤怒加倍
社會學習法/攻擊行為可以習得,也可以控制
展開全部
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 作者簡介
王坤,高校“青椒”,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是他的專業方向,給本科生講授《心理學與生活》,給研究生講授《高級心理統計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