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詩集(軟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60193
- 條形碼:9787532660193 ; 978-7-5326-6019-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詩集(軟精裝) 本書特色
今天的我們如何讀魯迅?市面上魯迅作品版本眾多,質量稂莠難辨。作為魯迅研究權威機構主編的官方版本,《插圖分卷本魯迅文萃·上海魯迅紀念館官方版》是上海魯迅紀念館建館70余年來魯迅文本研究的重要成果。 1. 官方版以魯迅作品集初版初刊、以及*新手稿及文本學術成果為核校依據,文本精善。 2. 官方版采用60克雙膠紙印制,32開pu軟精裝,專屬函套,裝幀精良,貼近年輕人的審美,隨身攜帶,方便閱讀。 3. 官方版分為小說、散文、論文、雜文、詩、書信等六大板塊,貼合現代閱讀習慣,從中深切感受魯迅雜文的辛辣老練、論文的平實厚重、詩歌的瑰麗虛無等。 4. 官方版重新編選詩集、書信及集外文,更為廣泛地展現魯迅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 5. 官方版對生僻字隨文注音,外國人名、著作名等皆隨文夾注,減少讀者閱讀障礙。 6. 官方版包括《魯迅小說散文論文集》《魯迅雜文集(上、下卷)》《魯迅詩集》《魯迅書信選》4種5卷。上書口刷金,專屬函套,隨書附贈封面同款紙卡。
魯迅詩集(軟精裝) 內容簡介
《魯迅詩集》內容以上海魯迅紀念館1990年編輯出版的初版影印本“魯迅小說集”“魯迅散文集”和“魯迅雜文集”三集22種、《魯迅佚文匯錄》、魯迅著譯單行本、《魯迅書簡》,以及魯迅手稿、文獻資料等為基礎進行編選。
《魯迅詩集》分為《小說集》《散文集》《論文集》《雜文集》《詩集》《書信集》。
按初版面貌收錄魯迅所編之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野草》,回憶集《朝花夕拾》,論文、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酌情略收部分備考、附錄等之文。略收初版封面、扉頁等。
《雜文集》中的《集外文選》,以魯迅校訂《集外集》和魯迅編《集外集拾遺》、魯迅著譯單行本及《魯迅佚文匯錄》為基礎并參手稿、文獻資料輯成集,略收附屬文。《詩集》所收詩以上海魯迅紀念館編《魯迅詩稿》(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為基礎編訂。《書信集》,選自許廣平編《魯迅書簡》、書信手稿、文獻等,略收致外國友人信。收信人名不作統一或修正,以書信標題正之。《集外文選》《詩集》《書信集》以寫作(或發表)時間為序進行編排。同日作數篇者,參照《魯迅日記》編排!遏斞冈娂穬热菀陨虾t斞讣o念館1990年編輯出版的初版影印本“魯迅小說集”“魯迅散文集”和“魯迅雜文集”三集22種、《魯迅佚文匯錄》、魯迅著譯單行本、《魯迅書簡》,以及魯迅手稿、文獻資料等為基礎進行編選。
《魯迅詩集》分為《小說集》《散文集》《論文集》《雜文集》《詩集》《書信集》。
按初版面貌收錄魯迅所編之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野草》,回憶集《朝花夕拾》,論文、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酌情略收部分備考、附錄等之文。略收初版封面、扉頁等。
《雜文集》中的《集外文選》,以魯迅校訂《集外集》和魯迅編《集外集拾遺》、魯迅著譯單行本及《魯迅佚文匯錄》為基礎并參手稿、文獻資料輯成集,略收附屬文!对娂匪赵娨陨虾t斞讣o念館編《魯迅詩稿》(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為基礎編訂!稌偶,選自許廣平編《魯迅書簡》、書信手稿、文獻等,略收致外國友人信。收信人名不作統一或修正,以書信標題正之!都馕倪x》《詩集》《書信集》以寫作(或發表)時間為序進行編排。同日作數篇者,參照《魯迅日記》編排。
《魯迅詩集》目錄、正文酌情參照初版、初刊及手稿等樣式。原文無標點符號者,統一添加標點符號。遣字行文與現行有別者,不作修改;原文略稱書名者以“”為示。原文“()”中文字以及《魯迅詩集》編者、編輯加注等皆統一為“()”形式隨文夾注:除下劃線外各種圈點統一為著重號。
拜互聯網普及之賜,作品相關史料易得,不再為每篇作題注,僅注初刊(或寫作日期)信息。以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館員周國偉之《魯迅著譯版本研究編目》為基礎,略述魯迅所編各集出版信息。
魯迅詩集(軟精裝) 目錄
弁言
詩編一
別諸弟三章
蓮蓬人
庚子送灶即事
和仲弟留別元韻三章并跋
惜花四律步湘洲藏春園主人元韻
挽丁耀卿
自題小像
哀范君三章并跋
哭范愛農
題寄清水安三
無題(煮豆燃豆萁)
吊盧騷
題贈馮蕙熹
贈鄔其山
送O.E.君攜蘭歸國
無題(慣于長夜過春時)
贈日本歌人
無題(大野多鉤棘)
湘靈歌
無題二首(大江日夜向東流)
送增田涉君歸國
南京民謠
無題(血沃中原肥勁草)
偶成
贈蓬子
一·二八戰后作
自嘲
教授雜詠
所聞
無題二首(故鄉黯黯鎖玄云)
無題(洞庭木落楚天高)
答客誚
贈畫師
二十二年元旦
無題(闊人已騎文化去)
無題(寂寞空城在)
題《吶喊》
題《彷徨》
悼楊銓
……
詩編二
散文詩編
附錄
跋
魯迅詩集(軟精裝)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去日本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7年起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重要論文。1909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部員、金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首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揭露人性的陰暗與舊禮教“吃人”的本質,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猛烈抨擊封建文化與封建道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20年代陸續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作品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1月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辭去中山大學職務。1927年10月到達上海,認真研究馬列主義理論。1930年起,先后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參加革命文藝運動,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其他革命文藝工作者一起同國民黨官方文人及其文學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36年初左聯解散后,擁護中國共產黨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主張,并提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口號。1927-1935年,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雜文集。這時期的雜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種社會問題,表現出政治遠見和韌性的戰斗精神,對中國革命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領導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進步文學團體:主編《莽原》《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集》《占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有多種版本的《魯迅全集》行世。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去日本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7年起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重要論文。1909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部員、金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首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揭露人性的陰暗與舊禮教“吃人”的本質,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猛烈抨擊封建文化與封建道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20年代陸續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作品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革命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1月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辭去中山大學職務。1927年10月到達上海,認真研究馬列主義理論。1930年起,先后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參加革命文藝運動,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其他革命文藝工作者一起同國民黨官方文人及其文學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36年初左聯解散后,擁護中國共產黨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主張,并提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口號。1927-1935年,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雜文集。這時期的雜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種社會問題,表現出政治遠見和韌性的戰斗精神,對中國革命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領導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進步文學團體:主編《莽原》《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集》《占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有多種版本的《魯迅全集》行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