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36898
- 條形碼:9787569536898 ; 978-7-5695-368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 本書特色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提出一套文化研究和解釋的理論系統,命名為“文化符號學”,或稱“N級編碼論”,其創新處在于重新劃分文化的大、小傳統:將先于文字和外于文字記載的傳統作為大傳統;文字傳統作為小傳統。希望通過大傳統的再發現和新知識,重新解讀小傳統的所以然。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一套文化研究和解釋的理論系統,命名為“文化符號學”,或稱“N級編碼論”,該理論系統創新處在于重新劃分文化的大、小傳統:將先于文字和外于文字記載的傳統作為大傳統;文字傳統作為小傳統。希望通過大傳統的再發現和新知識,重新解讀小傳統的所以然。大傳統的符號載體是器物和圖像,稱為一級編碼,是文化的原型編碼,其編碼規則由神話思維支配;文字的出現是二級編碼;文字記錄的早期經典是三級編碼;后經典時代的一切寫作,從司馬遷到曹雪芹、莫言,統稱N級編碼。希望通過文化符號學的多層編碼理論,兼顧文化文本的歷時性和共時性特征,將文化理解為一種生成性的符號疊加過程。文化符號學以其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引導后學進入文學與文化的整體性深層解釋系統。這一理論在書中的應用,涉及從《周易》到七夕節,從希臘字母A到雅典娜,從哈利·波特形象到莫言小說等解析案例。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 目錄
導論:N級編碼一文化的歷史符號學
——大小傳統的整體再解讀
**節 文化文本的構成:從“表述”到“編碼”
第二節 表述、編碼與權力
第三節 哈利·波特的貓頭鷹與莫言的蛙
第四節 N級編碼程序
第五節 N級編碼與“神話歷史”
上編 文化傳統多級編碼論部
導讀
**章 大小傳統論
**節 大傳統如何重解小傳統
第二節 文化表述與文學功能
第三節 本章小結:用大傳統重解小傳統
第二章 N級編碼論
**節 “N級編碼論”的學術淵藪
第二節 當代文藝學的人類學(文化)轉向
第三節 與相關方法論的比較
第四節 “N級編碼論”的歷史意義和政治意義
第三章 編碼的符號學
**節 N的符號學解讀
第二節 “編碼符號學”的嘗試
第三節 多級編碼的邏輯梳理
第四節 原型編碼和序列倒置
第五節 自覺運用編碼振興文化產業
第四章 玉石之路與華夏文明的資源依賴
——石峁玉器新發現的歷史重建意義
**節 尋找夏文化:重建神圣符號物敘事鏈
第二節 《管子》“堯舜北用禺氏之玉而王天下”解
第三節 華夏文明之黃河搖籃說的更新
第四節 石峁玉器解讀:通神、避邪的玉教神話觀
第五章 古代中國的文化編碼自覺
——以《周易》為例
**節 《周易》的文化編碼自覺
第二節 《周易》的編碼程序
第三節 文化編碼的思維原理——“立象盡意”
第四節 《周易》文化編碼的意義
第六章 現代人文學的解碼與編碼自覺
**節 聞一多:從樸學到文學人類學
第二節 《伏羲考》對龍圖騰的重構
第三節 編碼自覺:從文學尋根到知識考古
下編 文化文本多級編碼分析
導讀
第七章 希臘字母的神話編碼:A的發生
**節 從象形到字母——A的前世今生
第二節 '母牛的河流”——字母中的神話編碼
第三節 未曾湮滅的大傳統
第八章 希臘神話的原型編碼:石頭與樹
**節 橡樹與石頭:希臘神話文本的未解之謎
第二節 米諾的圖像敘事
第三節 《圣經》敘事
第四節 后世文學敘事
第五節 地中海史前文化大傳統
第六節 本章小結:石頭與樹的金字塔編碼
第九章 希臘神話的編碼程序:八面雅典娜
**節 女戰神
第二節 處女神
第三節 技藝守護神
第四節 智慧之神
第五節 貓頭鷹女神
第六節 蛇女神
第七節 城市守護神
第八節 父親生育的神
第九節 結論:希臘神話的綜合性與譜系性
第十章 希臘意識形態與荷馬史詩的“東方”形象
**節 荷馬的“東方”范疇
第二節 荷馬“東方”世界的建構因素
第三節 荷馬“東方”形象的生成語境
第四節 作為原型編碼的意識形態
第十一章 乞橋·乞巧·鵲橋
——七夕神話的天橋儀式原型
**節 七夕神話的多級編碼辨析
第二節 天橋神話的史前大傳統深度求證
第三節 鵲橋與神女:女神文明的回光
第四節 星宿與神話結合的奧秘——儀式歷法
第十二章 女神復活:土家女兒會的神話編碼
**節 逆向解碼:從“女兒”到“女神”
第二節 神話歷史:廩君射殺鹽神
第三節 女神復活:N級編碼創造文化生產力
第十三章 “足一神”的N級神話說解
**節 “足一神”的神話認知
第二節 圖像、物與儀式中的“足”
第三節 文字符碼中的“足”
第四節 古代典籍中的“足”
第五節 當代文化之“足”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十四章 《爾雅·釋魚》的神話分類解
**節 “魚”文化編碼中的核心價值屬性
第二節 形態類比與貝之魚屬
第三節 屬性類比與龜之魚屬
第四節 以類比類與變形動物
第五節 本章 小結:華夏魚文化編碼程序鏈
第十五章 文身:從儀式符號到消費符碼
**節 N級編碼:“刺青”文學
第二節 三級編碼:“歷史”文身
第三節 二級編碼:文身之“文”
第四節 一級編碼:圖像之“文”
第五節 編碼理論的源頭:神話思維
第十六章 華夏宇宙觀的空間編碼
——以東漢洛陽禮儀空間為例
**節 華夏宇宙觀的研究
第二節 空間的文化編碼——“中”的建構
第三節 東漢洛陽禮儀空間編碼
第十七章 華夏的“氣”觀念的多級編碼
**節 器物之“氣”
第二節 文字之“氣”
第三節 文化之“氣”
第十八章 探案式逆推與多重解碼
——大傳統、N級編碼論與N重證據的關愛
**節 N級編碼論與N重證據
第二節 大傳統文本、N級編碼論、N重證據法的會通
第三節 余論
第十九章 人類學研究知識與技能培養
**節 思維形態
第二節 理論問題
第三節 知識問題
第四節 田野作業
第五節 民族志取材
參考書目
本書作者名錄
編后記
展開全部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 作者簡介
葉舒憲,文學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神話學會會長。曾主編“中國文化的人類學破譯叢書”(湖北人民出版社)、“文學人類學論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神話學文庫(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神話歷史叢書”(南方日報出版社)等。2009年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A類“中華文明探源的神話學研究”,2011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出版著作40余部,譯著6部。曾任美國耶魯大學、臺灣中興大學客座教授。代表著為《中國神話哲學》《文學與人類學》《文學人類學教程》《圖說中華文明發生史》。多種著述被翻譯成為英、法、日、韓等文字在海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