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55114
- 條形碼:9787302655114 ; 978-7-302-6551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 本書特色
突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能力的培養。本書立足于培養具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素養的應用型審計人才,幫助其熟練掌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基礎知識和審計實務操作能力,通過大量實務案例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重理論與實務兼顧。本書在每章對審計基礎理論知識或基本審計實務操作的介紹中,都配以適當的實務案例,供學生學習、分析和討論,有助于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或基本審計業務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每章的課后習題、案例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和實務能力;課程視頻部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真實工作底稿講解,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應用型審計人才的實務運用能力。
保持內容全面新穎。本書在本次修訂中,全面梳理了審計執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新實施的審計法律、法規和準則的新變化,及時更新了相關章節的內容,同時吸納了近幾年審計研究的新成果和審計實踐的經驗。
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助力線上線下教與學。本書除在章節內容介紹中配以適當的案例題外,還在每章末提供了大量的思考題、選擇題、實訓案例題及答案,同時提供內容詳細的教學PPT課件、完整的教學視頻、案例素材及教師的模擬試題,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改革創新,方便學生課堂學習和課下鞏固知識。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 內容簡介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以**實施的審計執業準則為依據,以注冊會計師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為基礎,首先從審計執業環境切入,闡述審計執業規范體系、審計目標和審計計劃;然后介紹審計證據、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以及審計抽樣和審計報告等基礎知識;*后以業務循環法審計為基礎,講述企業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操作程序。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突出應用型審計人才的培養,主要介紹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力求審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持知識全面與新穎,根據審計準則和財務會計準則的**變化,及時更新相關內容;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助力線上及線下的教與學,章節內容中配有例題、案例分析,每章的章末提供大量的練習題及答案,還提供電子課件、課程視頻和案例素材供讀者使用。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可供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資產評估學等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學習之用,也可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參考用書,還可供廣大實際工作者閱讀參考。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配套的電子課件、習題答案和案例素材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網站下載,也可以掃描前言中的二維碼獲取。掃描前言中的視頻二維碼可以直接觀看教學視頻。
審計學(第四版)(微課版) 目錄
**節 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2
一、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 2
二、西方國家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2
三、我國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4
第二節 審計的性質 7
一、審計的概念 7
二、審計業務要素 7
三、審計的特征 7
四、審計的職能 8
第三節 審計分類 8
一、政府審計 8
二、民間審計 9
三、內部審計 10
習題 11
第二章 注冊會計師執業規范體系 13
**節 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 14
一、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含義及其作用 14
二、注冊會計師執業范圍 14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基本體系 15
第二節 審計職業道德規范 16
一、審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含義 16
二、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16
三、職業道德概念框架 18
四、專業服務委托 20
五、收費 20
六、保管客戶資產 21
七、利益沖突 22
八、第二次意見 22
九、利益誘惑(包括禮品和款待) 24
十、應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25
第三節 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準則 26
一、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體系的含義 26
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體系的要素 27
三、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價與記錄 30
第四節 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31
一、法律責任與變化中的法律環境 31
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成因 32
三、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種類 33
四、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避免法律訴訟的措施 34
習題 35
第三章 審計目標與審計過程 38
**節 審計總體目標 39
一、審計目標的歷史演變 39
二、財務報表審計總體目標 39
第二節 具體審計目標 40
一、管理層的認定 41
二、具體審計目標的分類 42
三、認定、具體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的關系 43
第三節 審計過程 44
一、審計過程的含義 44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過程 44
習題 45
第四章 審計計劃 47
**節 初步業務活動 48
一、開展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 48
二、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 48
三、審計業務約定書 48
第二節 總體審計策略與具體審計計劃 49
一、審計計劃的含義 49
二、總體審計策略 49
三、具體審計計劃 50
四、審計計劃的修改與記錄 51
第三節 審計重要性 51
一、重要性的含義 51
二、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52
三、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55
四、在審計過程中修改的重要性 56
五、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的錯報 57
第四節 審計風險 58
一、審計風險的含義 58
二、審計風險要素 59
三、審計風險模型及其運用 60
四、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 62
習題 62
第五章 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 65
**節 審計證據 66
一、審計證據的含義 66
二、審計證據的類型 66
三、審計證據的特征 67
第二節 審計證據的獲取程序與方法 69
一、審計取證的技術方法 69
二、信息生成和存儲方式對審計程序的影響 74
第三節 審計工作底稿 75
一、審計工作底稿的含義及其作用 75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性質 75
三、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 76
四、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與保管 77
五、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 78
習題 78
第六章 風險評估 81
**節 風險評估概述 82
一、審計模式的演變 82
二、審計風險準則的特點 83
三、風險評估的作用 83
四、風險評估程序 84
五、項目組內部討論 86
第二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和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87
一、組織結構、所有權和治理結構、業務模式 87
二、行業形勢、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89
三、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標準 90
四、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會計政策以及變更會計政策的原因 91
第三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 93
一、內部控制及內部控制體系的含義 93
二、內部控制體系的構成要素 93
三、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95
四、識別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 96
五、了解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的程序及其步驟 97
六、需要調查了解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 98
七、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和風險評估 100
第四節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00
一、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步驟 100
二、識別和評估兩個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101
三、識別特別風險 104
四、風險評估結果的修正 105
習題 106
第七章 風險應對 109
**節 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110
一、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總體應對措施 110
二、增加程序不可預見性的基本方法 110
三、總體應對措施對擬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總體審計方案的影響 112
第二節 針對財務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112
一、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含義 112
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 112
三、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 113
四、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 114
第三節 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 114
一、控制測試 114
二、實質性程序 117
三、控制測試結果與實質性程序實施結果的相互影響 119
習題 120
第八章 審計抽樣 123
**節 審計抽樣概述 124
一、審計抽樣的含義和特征 124
二、審計抽樣的種類 124
三、不適合審計抽樣的情形 125
第二節 樣本的設計、選取及抽樣結果的評價 125
一、樣本的設計 125
二、樣本的選取 128
三、抽樣結果的評價 129
第三節 審計抽樣的應用 131
一、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運用 132
二、審計抽樣在實質性程序中的運用 134
習題 139
第九章 審計報告 141
**節 審計報告編制前的準備工作 142
一、評價審計中的重大發現 142
二、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142
三、獲取管理層聲明 143
四、執行分析程序 143
五、完成質量復核 143
六、評價審計結果 144
七、與治理層溝通 144
八、評價獨立性和道德問題 145
第二節 審計報告概述 145
一、審計報告模式的發展沿革 145
二、審計報告的作用 146
三、審計報告的種類 147
四、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147
第三節 審計報告基本類型 153
一、標準審計報告 153
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56
三、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 166
四、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其他事項段 168
五、上期非無保留意見對本期審計意見的影響 169
第四節 持續經營審計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172
一、管理層的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172
二、計劃審計工作與實施風險評估程序 172
三、評價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做出的評估 173
四、進一步審計程序 174
五、審計結論 175
六、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175
七、與治理層的溝通 180
習題 181
第十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184
**節 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業務及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85
一、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業務流程 185
二、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業務的關鍵內部控制 187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89
第二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交易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190
一、銷售與收款循環交易的控制測試 191
二、銷售與收款循環交易審計常用的實質性程序 192
第三節 營業收入的審計 193
一、審計目標 193
二、實質性程序 193
第四節 應收賬款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197
一、審計目標 197
二、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的實質性程序 197
三、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204
習題 206
第十一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 208
**節 了解采購與付款循環業務及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09
一、了解采購與付款循環業務流程 209
二、了解采購與付款循環業務的關鍵內部控制 211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11
第二節 采購與付款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13
一、采購與付款循環交易的控制測試 213
二、采購與付款循環交易審計常用的實質性程序 214
第三節 應付賬款的審計 215
一、審計目標 215
二、實質性程序 215
第四節 固定資產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17
一、審計目標 217
二、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的實質性程序 217
三、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實質性程序 220
四、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221
習題 221
第十二章 存貨與生產循環審計 224
**節 了解存貨與生產循環業務流程及內部控制 225
一、了解存貨與生產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及控制流程 225
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26
第二節 存貨與生產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27
一、存貨與生產循環內部控制測試 227
二、生產成本審計常用的實質性程序 228
第三節 營業成本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29
一、審計目標 229
二、實質性程序 230
第四節 存貨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31
一、審計目標 231
二、實質性程序 232
第五節 應付職工薪酬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37
一、審計目標 237
二、實質性程序 237
習題 238
第十三章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241
**節 了解籌資業務流程及內部控制 242
一、了解籌資業務的主要流程 242
二、了解籌資業務的關鍵內部控制 242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42
第二節 籌資業務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43
一、籌資業務常用的控制測試程序 243
二、籌資業務常用的實質性程序 244
第三節 籌資業務相關項目的實質性程序 244
一、負債的具體相關項目審計 245
二、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的審計 247
第四節 了解投資業務流程及其內部控制 248
一、了解投資業務的主要流程 248
二、了解投資業務的關鍵內部控制 249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49
第五節 投資業務相關項目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250
一、投資業務常用的控制測試程序 250
二、投資業務常用的實質性程序 251
第六節 投資相關項目的實質性程序 251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251
二、債權投資審計 252
三、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253
習題 254
第十四章 貨幣資金審計 257
**節 了解貨幣資金流程及內部控制 258
一、了解貨幣資金的業務流程 258
二、了解貨幣資金的關鍵內部控制 258
三、評估貨幣資金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260
第二節 貨幣資金的控制測試 261
一、庫存現金的控制測試程序 261
二、銀行存款的控制測試程序 261
第三節 庫存現金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62
一、審計目標 262
二、實質性程序 262
第四節 銀行存款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64
一、審計目標 264
二、實質性程序 264
第五節 其他貨幣資金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73
一、審計目標 273
二、實質性程序 273
習題 275
第十五章 特殊事項審計 277
**節 期初余額審計 278
一、期初余額的含義 278
二、審計目標 278
三、期初余額的一般審計程序 279
四、審計結論和審計報告 280
第二節 期后事項審計 281
一、期后事項的概念和種類 281
二、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發生的事項 283
三、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知悉的事實 283
四、財務報表報出日后發現的事實 284
第三節 或有事項審計 286
一、或有事項的概念 286
二、或有事項的種類 286
三、或有事項的審計目標 286
四、或有事項的一般審計程序 287
五、獲取律師聲明 287
第四節 會計估計和相關披露的審計 287
一、會計估計的性質及其審計目標 287
二、風險評估程序和相關活動 288
三、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88
四、應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289
五、其他相關審計程序 291
習題 292
參考文獻 294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