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詩疑難詳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3137
- 條形碼:9787522713137 ; 978-7-5227-1313-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疑難詳解 內容簡介
2018年“上海書展”期間,父親和我合著的《唐詩解密》出版了。書展*初在福州路書店,環境逼仄、人流擁擠,每到上海總要去書店閑逛,那里是我在華東師范大學求學時常去之處,留有青春美好的記憶。后來書展搬到復興路上海展覽中心。這次我恰好在滬上,開幕次日,便去了現場,偶遇復旦陳尚君先生《唐詩求是》簽名售書,見背景字幕“讓唐詩回到唐朝”,便隨人流排隊購書,到陳老師面前,自我介紹“四川來的”。他說:“去年的唐代文學年會是在成都召開的,明年在上海,歡迎你參加。”時間匆促,未能再做交流。
我父親張天健先生,在唐詩領域涵泳數十年,時常提醒我“人情練達”以積累深廣人生經驗,超然遠覽,自會“世事洞明”;研究求索,沉吟其中,含英咀華,必有心得。清人姚鼐“衡文”提出義理、考據、辭章,即今人說的思想、史料與文本。所謂考據,就是據史咨訪,去偽存真,還原唐詩本來面目。所謂義理,就是訓釋古義,探求精準道理,說明經義名理。對唐詩則是探尋真義,澄清是與非,以史釋詩,以詩識史。《唐詩疑難詳解》涵蓋廣泛,如對“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游’解密”“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之疑”“杜甫《不見》‘匡山讀書處’在哪里”“晚唐遺珠‘一瓢詩人’唐求”“李賀以《雁門太守行》謁韓愈之疑”等都做了有理有據或有趣的解答。即便“杜甫六段為官生涯”長達兩萬余字,亦非宏觀大論,而是細讀文獻的考據。
唐詩疑難詳解 目錄
杜甫《槐葉冷淘》“碧鮮俱照箸”之疑
李白《鄴中王大勸人高鳳石門山幽居》“抱子弄白云”之疑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津”“杜少府”揭秘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之疑
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游”解密
關于秦韜玉《貧女》與“貧女詩”現象
杜甫《飲中八仙歌》“逃禪”之疑
關于杜甫《佳人》及君臣關系問題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之疑
關于王梵志之疑
高適《別董大》創作時地之疑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與神龍政變之秘
杜甫《不見》“匡山讀書處”在哪里
鄭谷《蜀中》“云藏李白讀書山”與李白讀書臺之疑
王翰《涼州詞》是“酒壯行色”嗎
女詩人李季蘭與“湖州詩會”
王之渙《涼州詞》幾個重要疑點揭秘
關于涼州曲與梁州曲之疑
關于杜甫《旅夜書懷》及編次之疑
關于杜甫的科舉人生
張繼《楓橋夜泊》“夜半鐘聲到客船”時間之疑
張說《幽州夜飲》“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之疑
關于李季蘭的一首佚詩
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之疑
關于李商隱《題僧壁》詩的因緣
關于《渡桑乾》作者之疑
關于杜甫《三絕句》“會須上番看成竹”之疑
關于杜甫《宿府》“永夜角聲悲自語”之疑
關于元稹“變節”之疑
李商隱《梓州罷吟寄同舍》“同舍”是誰
關于唐詩中的胡笳
李賀以《雁門太守行》謁韓愈之疑
關于賈島是否登第之疑
關于唐詩中的“停燭”“停燈”
關于晚唐遺珠“一瓢詩人”唐求
關于“李白一斗詩百篇”
杜甫華州是棄官還是流放
關于張籍“一曲菱歌敵萬金”與比體詩
……
第二輯 唐詩雜說
后記
唐詩疑難詳解 作者簡介
楊玉華,男,1963年1月生,云南省楚雄市人。文學博士,F任成都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成都大學文新學院教授,四川大學中華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全球傳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成都大學義明互鑒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委員會主席,四川大學文新學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藝術學專委會副會長。代表性著作有《文化轉型與中國占代文論的嬗變》、《陳與義·陳師道研究》、《中外文論史》(獲四川省哲社成果一等獎)、《成都最美古詩詞100首詳注精評》(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等,發表專業論文四十余篇,獲省市各類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十余項。 張起,男,四川崇州人,1987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共產黨黨員,成都大學三級教授,桂甫研究學會理事,成都歷史學會常務理事,成都大學文明互鑒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今古傳奇·文化評淪》學術顧問。研究唐代文學、巴蜀文化。發表論文七十余篇,出版專著有《唐詩解密》《唐詩探驪》《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間行吟考察——董湘琴校注、整理與研究》《唐詩:異聞趣事今說》《唐詩夜航》《唐詩疑難詳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一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兩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課題一項。獲成都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張天健,男,四川崇州人,1963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九三學社社員,唐詩研究專家,散文家,四川省作協會員,唐代文學學會會員,杜甫研究學會會員,李白研究會會員,曾任四川省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學術部主任。發表唐詩論文六十八篇,出版專著《唐詩答窖難》《筆記雅談二百則》《唐詩趣話》《唐詩答疑錄》《唐詩:異聞趣事令說》《唐濤解密》《唐濤疑難詳解》《唐詩夜航》,散文集《紅塵舊夢》《再度紅塵》《逝水流傷》《紅塵殘夢》,散文小說集《夢里徊徨》,舊體詩詞集《聽雨西窗試劍鳴》《聽雨敲詩錄》。l981年《為孟郊一辯》一文獲首屆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2002年《諱因考》一文被《新華文摘》摘引介紹;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轉載。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