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一輯):佛學與中國哲學之交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0180
- 條形碼:9787573210180 ; 978-7-5732-1018-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一輯):佛學與中國哲學之交涉 內容簡介
本輯的主題為“佛學與中國哲學之交涉”,收有主題論文四篇,加上其他論文兩篇,共收文四篇。姚治華老師的文章以梵、藏、漢對譯為基礎,討論了鳩摩羅什漢譯文獻中的“假名”及相關概念。陳榮灼老師的文章對梅約翰所編《朱子哲學思想的佛教根源》中的觀點提出商榷。耿晴老師的文章檢討了牟宗三對佛教體用義的判定,認為他的詮釋并不成功。圣凱老師的文章討論了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認為其既蘊含“差異—同一”的文明交流,又呈現“邊緣—中心”的文明互鑒意義。賴錫三老師的文章分析了《齊物論》的攖寧法門,并認為牟宗三對《莊子》的理解并不準確。白自強老師的文章分析了《莊子》中人性的內涵。
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一輯):佛學與中國哲學之交涉 目錄
“依托施設”與“假名”
華嚴宗與朱子
佛家的空僅僅是抒意字嗎?牟宗三佛家體用義之再衡定
隋唐佛教宗派形成的文明史意義
專 論
《齊物論》“大覺亦夢”的吊詭主體與攖寧法門——兼與牟宗三所詮釋的天臺、華嚴相對話
新葉林
以心、德言性:莊子對人性的整體把握
編后語
佛學與中國哲學之交涉
稿 約
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一輯):佛學與中國哲學之交涉 作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成立,劉笑敢教授及信廣來教授為榮譽主任,并由鄭宗義教授及姚治華教授分別擔任正副主任。中心通過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學者訪問計劃及出版期刊,致力于組織與推動新課題、新方法、新領域、新資料的探索與研究,提升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的學術水平和促進學術交流。
鄭宗義,1995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熱愛教學與研究,信奉孔子之言:“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