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環境社會學.2018-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83510
- 條形碼:9787201183510 ; 978-7-201-1835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環境社會學.2018-2019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對2018年至2019年中國環境社會學研究成果系統回顧的學術論文集,收入“云南民族大學社會學學術文庫”。該文庫是2020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地方建設項目——云南民族大學社會學博士點建設項目的子項目。 本書共收錄25篇文章,均為2018至2019年在 刊物上公開發表、在環境社會學學科建設上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并將編選期內通過答辯的環境社會學研究議題的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信息作為附錄。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呈現學科研究議題、理論、方法和途徑,從而為年輕學者提供研究導向。
中國環境社會學.2018-2019 目錄
**單元 理論探討與學科建設
綠色社會的興起
環境污染如何轉化為社會問題
生態文明話語下的鄉村振興
美國環境與自然資源社會學綜述:兼論環境與資源社會學的社會學分析
環境流動—— 化時代的環境社會學議程
第二單元 環境意識與環境行為
教育對中國城鄉居民環境關心的影響——基于媒介使用的多重中介分析
知行合一?從環境問題感知到環境友好行為——環境知識、媒體使用與非正式網絡溝通的調節作用
代際環境行為互動及其家庭影響因素探析
經濟發展、環境污染交織下的公眾私域環境行為的邏輯
我國公眾環境意識的代際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單元 環境問題與環境治理
中國的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問題——“2018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研討述評
環境治理中的知識生產與呈現——對垃圾焚燒技術爭議的論域分析
從自治到共治:城市社區環境治理的實踐邏輯——基于上海M社區的實踐經驗分析
壓力傳導及其非預期性后果——以霾污染治理為中心的討論
西部民族地區的“壓縮型現代化”及其生態環境問題——以內蒙古阿拉善為例
第四單元 環境抗爭與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感知的影響因素和作用機理——基于核風險感知的混合方法分析
“互聯網+”環境風險治理:背景、理念及展望
“關系圈”稀釋“受害者圈”:企業環境污染與村民大多數沉默的鄉村邏輯
“缺席”抑或“在場”?我國鄰避抗爭中的環境非政府組織——以垃圾焚燒廠反建事件為切片的觀察
隔離型自保:個體環境健康風險的市場化應對
第五單元 環境與社會
氣候變化背景下湖平面上升的生計影響與社區響應——以色林錯周邊村莊為例
顯現的張力:環境質量、收入水平對城鎮居民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鄉村振興的生態之維:邏輯與路徑——基于浙江經驗的觀察與思考
嵌人性自主:環境保護組織的社區合作邏輯及其限度——S機構內蒙古壩鎮項目點的考察
“流浪犬現象”:西藏高原牧區生態文化的另類敘事
附錄 2018-2019年環境社會學方向部分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展開全部
中國環境社會學.2018-2019 作者簡介
包智明,貴州民族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學、云南民族大學等。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民族研究》《社會發展研究》等 外學術期刊和文集發表了中英日文論文七十余篇,出版了《比較社會學》《環境社會學》《環境公正與綠色發展》等著作二十部。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社會學、民族社會學等。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