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逆庫茲涅茨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92493
- 條形碼:9787509692493 ; 978-7-5096-9249-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逆庫茲涅茨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應警惕的問題——資源從生產率較高產業逆向轉移到生產率較低產業的 “逆庫茲涅茨化”,該問題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重大風險而存在,必須加以防范與化解。主體內容分為六大部分,共八個章節。理論與文獻綜述部分包括產業結構變遷的研究動態,以及“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理論溯源與相近研究;背景部分介紹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的經濟發展特征、歷史任務,以及“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產生的背景;現實考察部分包括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合理化現狀,以及“逆庫茲涅茨化”的特征事實——零散事實和整體事實;理論分析部分,分別按照城鄉分割視角和服務業擴張視角分析“逆庫茲涅茨化”的顯性問題:“農民工回流”與勞動力從實體經濟中轉出(從工業轉移到服務業),以建模和扎根理論案例分析法來揭示形成機制和啟示對策思路;實證分析部分通過多種統計和計量方法進行“逆庫茲涅茨化”的風險評估與效應測算。結論與對策建議部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階段的歷史任務對接,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的結果,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逆庫茲涅茨化”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概念界定
一、“庫茲涅茨過程”(K過程)
二、“逆庫茲涅茨化”
三、“半城市化”調節模式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思路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節 本書的創新與不足之處
一、創新之處
二、不足之處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綜述
**節 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研究動態
一、高質量發展及其多元化的輻射視角
二、理論創新
第二節 關于產業結構變遷的研究動態
一、關于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的經典理論
二、產業結構變遷與生產率增長的國內研究
三、產業結構變遷的研究述評以及對本書的啟示意義
第三節 “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理論溯源與相近研究
一、服務業擴張視角下“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理論來源
二、城鄉分割視角下“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理論來源
三、“逆庫茲涅茨化”類似問題的研究進展
四、“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提出及研究進展
第四節 “逆庫茲涅茨化”問題對策的相關研究
一、工業內生技術變革理論
二、農業產業化研究
三、“逆庫茲涅茨化”問題對策相關研究成果評述及其對本書的貢獻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背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逆庫茲涅茨化”產生
**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及其歷史任務
一、經濟發展階段:K過程階段末期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任務
第二節 “逆庫茲涅茨化”產生
一、擾動顯現:調節模式弱化與“逆庫茲涅茨化”產生
二、“逆庫茲涅茨化”問題的衡量標準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現實考察:產業結構調整政策以及產業結構合理化
**節 產業結構調整政策
一、我國的整體產業政策
二、我國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政策
三、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國際比較
第二節 我國產業政策調整效果: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問題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類型的演變
二、我國產業結構的泰爾指數測度
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的服務化程度測度
第三節 小結
……
第五章 事實證據:“逆庫茲涅茨化”特征事實
第六章 城鄉分割視角下的“逆庫茲涅茨化”:“農民工回流”
第七章 服務業擴張視角下的“逆庫茲涅茨化”:勞動力從工業轉移到服務業
第八章 實證分析:“逆庫茲涅茨化”風險評估與效應測算
第九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逆庫茲涅茨化”研究 作者簡介
李玉梅,女,山東日照人。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四川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公司金融。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以及省級社科項目多項,在經濟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3部,其中《“創造性毀滅”與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高校培養路徑研究》一書獲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