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管理會計學術的形成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53643
- 條形碼:9787521853643 ; 978-7-5218-536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理會計學術的形成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管理會計研究除了打造“學術精品”這一層面的學術成果外,還需要將社會貢獻度作為學術激勵的重要尺度,體現學術成果的“生產力”。管理會計研究不同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它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并受到技術進步影響的敏感性強。當前,企業正處于新經濟的變革時代,出現了許多前所未來的新特征,國際性的經濟合作與競爭、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周期、知識和人才成為一種關鍵經濟資源、組織結構與創新的演變等等。這就需要研究者深入實踐,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刻理解和認識新的環境、新的組織特征,以及新的任務、理念和方法,進而體現管理會計的研究價值。人文社科學者強調的“本質性理論”與管理會計強調的產生“富有價值”的學術目標是一致的。管理會計的實質性研究可以達到概念有效性,能夠使研究者有機會識別、構筑和計量所有影響研究的行為變量。管理會計的“富有價值”是通過深入認識組織和社會背景下的會計活動,保持信息的充分揭示。“豐富”不等于“詳細”,豐富的觀點更不是組織生活中豐富的碎片。必須保持內容與實踐的詳細,同時對會計規則或工具實施創新。換言之,“富有價值”必須有助于理解專業人員在其日常工作環境中常規性使用會計信息的行為和動機。管理會計的實質性研究需要考慮:(1)權衡對深入理解社會或組織背景下實際情景,還是從重復與比較分析中獲利學術成果。(2)在激進與漸進中加以選擇。比如,是結合現狀對現有的理論框架加以強行修正,還是通過自然的方式,允許理論概念通過研究顯露出來。(3)圍繞樣本規模大小還是通過概念的深度與廣度,呈現管理會計的價值。開展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提煉管理會計知識,離不開學術機制的構建,以及相應路徑的優化與選擇。隨著數字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管理會計的內涵和形態變得更加豐富與多樣。對此,管理會計理論應聚焦現實,重視實踐問題的研究,堅守以人為本的學術情懷,探討管理會計知識與社會現實之間的關系,基于經濟學范式變遷與管理學文化演進開展管理會計工具與方法的應用與創新,不斷提高中國管理會計在全球同行中的地位與作用。
管理會計學術的形成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 目錄
管理會計學術的形成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馮巧根,浙江省上虞人;經濟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后,寧波市人民政府“甬江學者”,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等職。編寫教材與專著20余部;在《會計研究》與日本等國外雜志發表論文百余篇;近十年來主持并完成 社科基金課題2項, 課題2項,江蘇省軟課題2項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