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豆瓣8.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沃什三十年散文自選集,從維爾諾的“街道詞典”開始,勾勒出一部非正式的自傳。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2225954
- 條形碼:9787222225954 ; 978-7-222-22595-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本書特色
1.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沃什三十年散文自選集,中文版首次引進——從維爾諾的“街道詞典”開始,找回來自過往的風景與人;游走于文學、神學和哲學的邊界,關于詩歌、時間、現實、罪惡、幸福的思考;解讀屬于東中歐、俄羅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遺產的諸多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威登堡、薇依……
2. “但愿你們能原諒我把記憶像傷口一樣赤裸裸地揭開”——“過去幾十年發生的事件如此重大,對它們的認知或無知將決定人類未來的命運,但它們卻在消散、褪色,失去連貫的邏輯”,而導致一場場浩劫的狂熱、仇外、恐懼的幽靈仍在四處游走。米沃什把這一切都寫了下來。在多元文化社會的愿景似乎正在消散的今天,他的文字依舊是我們的一座庇護所。
3. 同一個世紀,與我們的歷史經驗更為接近的“另一個歐洲”——“作為一位詩人和一位思想家,米沃什勇于跟他的敵對者共存,仿佛他已告訴自己:要存活于這個時代,只有通過吸收它。”(亞當·扎加耶夫斯基)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內容簡介
波蘭的維爾諾,一座將巴洛克建筑移植到北方森林的奇異之城,曾是多元文化、語言與信仰交匯的十字路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在這里度過了少年時光。之后數十年間,這座城市歷經戰火與巨變,昨日世界的一切似乎都被歷史的殘忍行徑所否定了。在這部跨越三十年的自選集中,米沃什從維爾諾的“街道詞典”開始,勾勒出一部非正式的自傳。作者游走于文學、神學和哲學的邊界,記錄他對屬于東中歐、俄羅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遺產的諸多作家的解讀;分享關于詩歌、時間、現實、罪惡、幸福等命題的思考;并以動人的筆觸追憶故人往事——生于同一時代的人們建立起牢固的紐帶,就像大海漩渦中浮現的島嶼,是20世紀宏大命運的一份證詞。可以將本書作為一部漫游指南,通向與我們的歷史經驗更為接近的“另一個歐洲”所塑造的文學意識:它對于歷史特性有著敏銳的感知,警惕任何禁錮心靈的力量,并試圖毫不妥協地說出復雜的真相,為文明走出徒勞的循環往復尋找一劑解藥。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目錄
部分 從我的街道開始 007
維爾諾街道詞典 009
與托馬斯·溫茨洛瓦談維爾諾 040
獻給N. N. 的挽歌 098
《在記憶這一邊》序言 106
尋覓中心:論中歐詩歌 117
民族主義 136
第二部分 知識樂園 147
狂熱的代價 149
沙漏中的沙 156
現 實 169
七宗罪 183
人間樂土 215
與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一次對談 224
第三部分 文學與作家 243
東西方之間的詩人 245
斯威登堡與陀思妥耶夫斯基 256
德懷特·麥克唐納 280
杰弗斯:一次揭秘的嘗試 295
論亞歷山大·瓦特的詩 317
貢布羅維奇是誰? 338
論創作者 364
第四部分 兩幅肖像 385
齊格蒙特·赫茲 387
約瑟夫·薩奇科神父 405
第五部分 諾貝爾獎獲獎致辭 415
人名、地名譯名對照 432
......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相關資料
? “米沃什以毫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揭露了人在激烈沖突的世界中的處境。”——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米沃什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或許是最偉大的。”——約瑟夫·布羅茨基? “他是20世紀最重要與最恐怖事件的目擊者。同時,對于這些事件,他是創新兼反叛的思想者與觸角。”——羅伯特·哈斯? “作為一個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偉大在于,他具有直抵問題核心并徑直作出回答的天賦……他是這樣一種人,這種人擁有曖昧難言的特權,能比我們認知和承受更多的現實。”——西繆尼·希尼? “ [米沃什是]一位就在我們身邊但令我們琢磨不透的巨人。”——約翰·厄普代克? “他心靈的穩健,那不可思議的沉著,使之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圣所之一,成為最終解放的預言。他有一種罕見的天賦,懂得如何既保持不安但又鎮定。需要光的時候,他便是光;需要石頭的時候,他便是石頭。米沃什的精神激情從未妨礙他對于歷史的清晰理解。他內心的自由似乎從未辜負過他。他無比復雜的生平經歷和作品,都證明了對真理力量的根本信念。他有鷹的面容和鴿子的心。他與歲月一般堅韌,或者說幾乎如此。”——《紐約時報》?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對記憶的一種強烈的私人反思,關于記憶可以拯救和救贖什么,以及它注定要失去什么……雖然他的詩常常充滿痛苦,但它們是謹慎的,啟發性的,而不是自傳體的。其中最優秀的作品面向世界,達到了一種神秘的簡單和清晰,以對細節的執著凝視為標志……他的聲音總是在尋找一種準確而誠實的方式來‘贊美事物的本來面目’。”——《紐約書評》? “米沃什把這一切都寫了出來——仇外心理、尋找對我們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負有責任的敵人、承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舒適和意義的虛假理想的誘惑。”——安杰伊·弗勞瑙塞克(《米沃什傳》作者)
在時間荒原上:米沃什自選集 作者簡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 Mi?osz,1911―2004),波蘭詩人、作家、翻譯家,1911年出生于波蘭第一共和國的立陶宛。1978年獲諾斯達特國際文學獎,198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作宏富,主要作品有詩集《冬日鐘聲》《在河岸邊》《三個冬天》《白晝之光》《日出日落之處》《無法抵達的土地》,自傳體小說《伊薩谷》,回憶錄《故土》《米沃什詞典》,日記《獵人的一年》,政論《被禁錮的頭腦》,文集《站在人這邊》《在時間荒原上》,詩論《詩的見證》等。譯者簡介:曉風,都柏林圣三一學院英文系碩士,自由譯者。譯有《作家們》《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傳》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