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助力制造強國——福建省工程人才培養典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50904
- 條形碼:9787302650904 ; 978-7-302-65090-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助力制造強國——福建省工程人才培養典例 本書特色
展示特色,探求突破,服務制造強國,福建省新工科教育在行動。
助力制造強國——福建省工程人才培養典例 內容簡介
2021年,受福建省教育廳委托,福州大學牽頭成立了省級新工科教育聯盟,以充分發揮大學集群效應,加強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新工科是“四新”建設的排頭兵和先鋒隊,理應主動展示特色、探求突破,實現福建高教的提質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制造強國戰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本冊文集涵蓋了福建省有關高校新工科綜合改革的典型經驗案例、與新工科建設相關的專業應用案例和各類課程案例等,均為新工科建設過程中積累的優秀經驗,可供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業企業界、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學習、參考。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課新工科建設的方法、路徑,推動全省新工科建設進一步發展。
助力制造強國——福建省工程人才培養典例 目錄
**篇 綜合改革類
福州大學“四注重”扎實推動新工科建設發展 2
“面向區域創新、產教深度融合”——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設實踐探索 6
以“CTO 訓練營”為抓手的新工科應用型人才實訓實戰教學模式改革 10
新工科校企“六融合”的協同育人模式經驗案例 15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19
第二篇 專業應用類
新工科背景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案例 24
“教學、科研、競賽”三位一體的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8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工科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33
“基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產業技術人才培養 38
新工科背景下校際共建醫工融合專業實踐——以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為例 42
產業深度融合、多方協同育人的紡織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45
三階遞進、三輪并驅、三維同育:化工類卓越工程師培養改革與實踐案例 48
無人機測繪技術在鄉村規劃中的應用 53
新工科背景下機械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 60
面向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64
面向建筑業轉型,“二對接二平臺二融合”培養土木工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69
面向地方集成電路產業的電子材料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77
第三篇 課程建設類
新工科引領“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混合教學創新與實踐 82
“機械系統創新設計”教學案例 86
“機械原理之齒輪系及其設計”課程教學案例 90
新工科建設引領下基于OBE 理念的“化工原理實驗”課程改革與實踐 95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技能型實踐人才培養的“食品分析與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案例 98
多元融合,數字賦能,自主進階——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生物化學”課程改革與創新 103
工程地質課程“積木進階”教學模式的構建 107
基于工程素養培養的“1531”教學案例設計——以“混凝土結構設計”為例 111
“課堂- 實踐- 競賽”三位一體校企共育卓越工程師的新工科教學實踐 114
基于“產教融合引領,校企平臺支撐”的協同育人機制建設與創新實踐 121
“工效學”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 124
以學生為中心、面向新工科多方協同全力打造金課建設——以“運籌學”課程建設為例 130
構建“e 點”智聯課程,培養“三聯”智造人才 136
電磁學及光學理論課程的案例式可視化教學 140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貫穿式項目實現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建設 143
基于工程融入的“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147
基于可見光通信的室內共享車位及高精度定位系統 153
成果導向、內外聯動,面向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 158
互聯網 AI 智慧感知新工科實訓體系與平臺建設 164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課程目標實現的混合式“GNSS 原理及其應用”課程建設 168
上下協同、理實融合,面向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測量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172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事故處理與預防”課程改革 179
筑梧育鳳、久久為功——新工科教育視域下“家具結構設計”課程創新實踐 184
數字媒體新工科背景下“三維造型與動畫技術”項目驅動式賽教融合案例 190
“影視導演”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 195
“口腔CAD/CAM 技術”之修復體智造 198
助力制造強國——福建省工程人才培養典例 作者簡介
于巖,女,1972年12月生,教授,博導,長期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環境功能材料、納米材料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任福建省硅酸鹽學會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
任福建省先進材料技術重點實驗室、環境工程行業技術開發基地、下一代能源與環境協同創新中心等省級平臺負責人。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等項目5項,主持福建省杰青、福建省科技廳產學研、重點項目等10多項,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JACS、small等期刊上發表論文論文230余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6部。以第一完成人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學會科技進步類一等獎1項,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成果一等獎1項。研究成果推廣應用于行業企業,累計產生經濟效益20余億元。
在教學方面:主講4門國家一流課程,主持新工科項目2項,完成省級以上教改項目十多項。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6部教材。以第一完成人獲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