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化精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63127
- 條形碼:9787510863127 ; 978-7-5108-6312-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精神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精神(大字本)》匯集了錢穆先生關于中國文化的講演詞。先生自言,凡其所講,無不自對國家民族之一腔熱忱中來,皆是從一生在不斷的國難之鼓勵與指導下困心衡慮而得。書中所談內容,對于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文化精神觀念,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國文化精神 目錄
一 中國文化精神
二 中國文化傳統在哪里
三 中國文化的變與常
四 文化傳統中的沖突與調和
附錄 講辭大綱
五 文化的散播與完整
附錄 講辭大綱
六 文化的長命與短命
七 文化中之事業與性情
八 文化的中和與偏反
九 文化中的自然與世俗
十 文化中的積累與開新
附錄 講辭大綱
十一 文化中的精粹與渣滓
十二 文化的前瞻與回顧
十三 復興文化之心理條件
中國文化精神 節選
序余遷居來臺,即曾在空軍各基地作過一番巡回演講,又增以在三軍參謀大學、海、陸、空軍官校之演講,共成《中國文化十二講》。此為余對當前軍人作有系統的文化演講之**集。今年海、陸、空三軍之軍官集合為莒光班,輪番受訓,余應蕭政之教育長之邀約,隨班講“中國文化精神”一課程,前后十三次,匯印成冊,此為余對當前軍人作有系統的文化演講之第二集。莒光班此一課程,此下仍將繼續,政之囑余改定總題為“中國文化對世界之責任”,余已應其請,仍當隨班絡續分題講述,將來再以匯印,將為余對當前軍人有系統的文化演講之第三集。聞鼙鼓而思將帥。今者國難當頭,保護國家,捍衛文化,惟我軍人擔當了莫大的責任。惟能對國家民族傳統的文化有信心,始能對保護捍衛當前的莫大責任有勇氣。余對中國傳統文化之深博偉大,所知甚淺。然自問愛國熱忱,則自幼年迄于今茲,從未后人。凡我所講,無不自我對國家民族之一腔熱忱中來。我之生年,在前清光緒乙未,即《馬關條約》臺灣割讓日本之年。我之一生,即常在此外患紛乘,國難深重之困境中。民國元年,我即在鄉村小學教書。我之稍有知識,稍能讀書,則莫非因國難之鼓勵,受國難之指導。我之演講,則皆是從我一生在不斷的國難之鼓勵與指導下困心衡慮而得。我敬愿以此一腔熱忱,以此稍許困心衡慮之所得,貢獻于當前負保護國家捍衛文化之大任的軍人們。并愿仍鼓余勇,以追隨于我可敬愛之軍人之后,同為當前國難善盡我所能追隨之貢獻。
中國文化精神 作者簡介
錢穆(1895.7.30-1990.8.30),字賓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臺北,被選為中研院院士,臺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