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弘揚研究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9116142
- 條形碼:9787219116142 ; 978-7-219-11614-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弘揚研究書系) 本書特色
作者權威,解析專業
本書主要作者戴木才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現任教于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書是戴木才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研究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吸收借鑒了當前學術理論界研究已有成果,對于關于中國傳統觀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系統化的梳理和創新。
內容全面,研析系統
本書將新時代黨中央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與新時代傳承弘揚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要求有機統一起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力求不斷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弘揚研究書系) 內容簡介
全書以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為新時代傳承弘揚創新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價值理念的理論基礎和重要遵循,將新時代黨中央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與新時代傳承弘揚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要求有機統一起來,深入探討了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黨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原則方法,創新性地闡發了傳承弘揚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時代要求和新時代傳承弘揚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指針。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弘揚研究書系) 目錄
導 論 **章 新時代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
一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概念
二 文化的被決定性與相對獨立性
三 文化的反作用及其意義
四 文化的批判、揚棄與發展
五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為指引 第二章 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原則方法
一 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二 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三 去糟取精、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四 洋為中用、兼收并蓄
五 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第三章 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時代要求
一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要求
二 新時代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新要求
三 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要求
四 在文明互鑒中升華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要求
五 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要求 第四章 新時代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指針
一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歷史根基
二 關鍵是做到“四個講清楚”
三 重點是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精華
四 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五 構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體系 第五章 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錯誤思潮批判
一 “全盤西化論”批判
二 “普世價值論”批判
三 “中華帝國論”批判
四 “文化復古主義”批判
五 “以儒代馬論”批判
六 “以馬廢儒論”批判
七 實現“馬中西”綜合創新 參考文獻
后 記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弘揚研究書系) 作者簡介
戴木才,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曾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總編輯、中宣部政研所副所長、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