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舊邦新命講談錄(北京大學鄭開教授專題演講及訪談系統合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9115763
- 條形碼:9787219115763 ; 978-7-219-11576-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舊邦新命講談錄(北京大學鄭開教授專題演講及訪談系統合集) 本書特色
★作者是國內莊子哲學與道家哲學研究專家,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導,致力于中國哲學研究與教學三十余年。鄭開教授著作《莊子哲學講記》獲得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提名獎、“2016年度中國好書”等重大獎項,本書是作者繼《莊子哲學講記》后深刻闡述中國哲學的又一力作。
★作品收錄鄭開教授近年來的講演和訪談,以“舊邦新命”為主題深刻闡釋中國哲學,口語化的語言形象生動,娓娓道來,具有較強的現場感和互動性。
★本書追尋中華文明五千年一氣呵成的原因、中國文化歷盡劫難又化險為夷且與日常新的秘密,探究古代王朝更迭中呈現出來的那種出乎尋常的穩定性,從強韌無匹的“舊邦新命”之歷史文化意識叩問答案。
★大雅“新師說”系列已推出《莊子哲學講記》《形而上學與西方思維》《大變革時代的哲學》等多部佳作,獲得“中國好書”、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提名等重大榮譽,廣受讀者及學界好評。
舊邦新命講談錄(北京大學鄭開教授專題演講及訪談系統合集) 內容簡介
為什么世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古文明、古文化都消逝在歷史長河里,甚至湮滅無聞,惟有中國歷史和文化五千年一氣呵成,綿延至今,即便是在近現代中西文明劇烈沖突和激蕩中仍能生生不息、與日常新?北京大學哲學系鄭開教授近年來反復闡揚中國文化的精神內驅力,開掘中國哲學的特質、價值與理論意義,認為舊邦新命之歷史文化意識賦予了中國文化強韌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中國哲學和思想史研究的精神信念和學術旨趣。本書是鄭開教授近年來相關講座和訪談的結集,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具有較強的現場感和互動性,堪稱充滿了深邃洞見的大家小書。
舊邦新命講談錄(北京大學鄭開教授專題演講及訪談系統合集) 目錄
《莊子哲學講記》 鄭開 / 著 《形而上學與西方思維》 謝文郁 / 著
《大變革時代的哲學》 孫偉平 / 著 《舊邦新命講談錄》 鄭開 / 著 《老子的哲學》(待出版) 王邦雄 / 著 《莊子的生命哲學》(待出版)葉海煙 / 著 《孔孟荀哲學》(待出版) 蔡仁厚 / 著 目錄
**篇 舊邦何以能夠新命 **講 舊邦何以能夠新命
一、軸心時代與思想經典_ / 二、圣人觀念與歷史文化意識_ / 三、和諧與包容_ / 四、中國哲學的使命與抱負_ 第二講 中國哲學的使命與未來
一、近代尺度:世界歷史時間線,近現代學術轉型中的中國哲學_ / 二、舊邦新命:思想史語境下的“中國”,歷史文化意識_ / 三、返本開新:向歷史深處的回溯與開掘,中國哲學的特質與范式_ / 四、面向未來:中國哲學價值與潛力何在?_ 第三講 中國哲學的特質
一、比較會通的方法與中國哲學的理論范式_ / 二、理性與靈性:中西哲學對“思想”態度的不同_ / 三、原子式個人與聯通的群體:中西哲學中的自我與他者_ / 四、中國哲學的本體論與形而上學_ 第四講 自我與他者
一、引言_ / 二、我是誰_ / 三、我與你_ / 四、吾喪我與民胞物與_ 第二篇 中國文化及其價值 第五講 禮的儀式感與神圣性
一、禮:作為象征儀式和文化模式_ / 二、禮:作為早期思維和儒家思想的基礎_ / 三、祭:禮樂文明的核心_ / 四、神道設教的人文意義:儀式感與神圣性_ / 五、誠:儒家哲學語境中的神圣性與真實感_ 第六講 《中庸》的“誠”概念
一、“誠”與真實感_ / 二、交于神明:“誠”的創造性轉化_ / 三、“誠明”與“神明”_ 第七講 古代思想世界里的“法”與“政”
一、引言_ / 二、中國古代的“政”_ / 三、中國古代思想世界中的“法”_ 第八講 稷下學宮與諸子百家 一、稷下學宮與稷下先生_ / 二、稷下學宮與諸子百家_ / 三、稷下之學與黃老思潮_ / 四、稷下學宮的思想遺產與歷史意義_ 第九講 中國思想文化中的常與非常
一、“挖腦洞”:古代哲人如何思考?_ / 二、常與非常:永恒與流變_ / 三、自然與因果_ / 四、混沌與秩序_ 第三篇 道家哲學精神 第十講 《史記•老子列傳》新解讀
一、引言_ / 二、“史官”與“著書”_ / 三、孔子問禮于老子_ / 四、道德之意_ / 五、“出關”“入秦”與“莫知所終”的路線圖與思想史隱喻_ / 六、儒道分歧和老氏后裔_ 第十一講 自由、秩序與價值
一、道家的批判精神與理想主義_ / 二、研究范式的轉換_ / 三、“玄德”“帝道”:道家政治哲學的幾個例子_ / 四、道家政治哲學_ / 五、現實關切與守正創新_ 第十二講 道家的自然概念
一、道家的自然概念_ / 二、自然的意義_ / 三、自然與無_ / 四、自然與Physis_ 第十三講 夢與化:莊子關于無限流變與永恒生命的思想
一、夢的問題_ / 二、化的問題_ / 三、髑髏夢_ / 四、夢中夢_ / 五、蝴蝶夢_ / 六、孟氏夢_ / 七、流變之化與永恒之不化_ / 八、物化:審美之意味與永恒生命_ 第十四講 批判、理想和自由:道家哲學的精神氣質
一、形而上學與《道家形而上學研究》_ / 二、“無”“有”與“道德之意”_ / 三、道家的精神共鳴權_ / 四、從“反形而上學”到道家形而上學_ 第四篇 時代精神與學術志業 第十五講 飲之太和——余敦康先生訪談
一、人生經歷、思想與精神氣質_ / 二、經典詮釋與研究方向_ / 三、文化價值和精神理想_ / 四、文化史學的方法論_ / 五、困惑、遺憾與無奈_ 第十六講 學者的使命與哲學的追尋
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學術_ / 二、所有科學嚴謹的東西*終都會殊途同歸_ / 三、尋找一些新的學術生長點_ / 四、為中國哲學的學術共同體培養人才_ 第十七講 學哲學是要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一、如何學習哲學、閱讀經典?_ / 二、道家思想及其當代啟示_ / 三、獨立的思想,與哲學的融會貫通_ / 四、“舊邦新命”與傳統的激活
舊邦新命講談錄(北京大學鄭開教授專題演講及訪談系統合集) 作者簡介
鄭開,祖籍合肥,1965年生于呼和浩特,199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兼職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貴州孔學堂高等研究院研究員。著有《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思想史》《莊子哲學講記》《道家政治哲學發微》等,發表專業論文逾百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