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馮·布勞恩評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603765
- 條形碼:9787523603765 ; 978-7-5236-0376-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馮·布勞恩評傳 本書特色
這本關于德國著名火箭科學家馮·布勞恩的傳記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人物批評——從本書的開篇到結尾,幾乎無處不貫穿著作者對于馮·布勞恩這類技術官僚式的科學觀、世界觀的質疑、諷刺和否定。對馮·布勞恩則是作為太空探險的先驅者,現代航天之父來進行介紹的,他的形象光輝偉大,他的事跡催人奮進,我們人類能進入浩瀚宇宙,取得現在的航天成就,離不開他的科學研究和技術貢獻。
馮·布勞恩評傳 內容簡介
馮·布勞恩是德國出身的美國火箭專家,二十世紀航天事業的先驅之一。曾是納粹德國有名的V2火箭的總設計師,二戰結束后,美國將他和他的設計小組帶到美國。移居美國后,馮·布勞恩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間研究開發項目的主設計師,主持設計了阿波羅4號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NASA用以下的話來形容馮·布勞恩:“無庸置疑的,他是目前偉大的火箭科學家。他優選成就是在擔任NASA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總指揮時,主持土星5號的研發,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達成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本書精彩敘述他傳奇的一生。
馮·布勞恩評傳 目錄
早年歲月(1912-1930)
柏林火箭試飛場(1930-1932)
為國防軍研制火箭(1932-1934)
第2章 效力于納粹德國
佩內明德(1935-1939)
在戰時經濟的漩渦中(1939-1942)
奴隸勞工(1943-1944)
投入戰爭與納粹德國滅亡(1944-1945)
第3章 啟程進入太空
德州候命(1945-1950)
為美國制造核導彈(1950-1955)
衛星項目(1954-1957)
開啟太空時代(1957-1959)
登月競賽(1960-1969)
華盛頓(1970-1977)
注釋
年表
評價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譯后記 火箭在何處落下?
馮·布勞恩評傳 相關資料
他對技術細節記憶力極
好。他對問題舉重若輕,而
且處理問題的時候總是考慮
到現實情況。很明顯,他有
相當的外交能力來助力實現
自己的想法……在他面前,
每個人都有一種團隊歸屬感
——迪特爾·胡策爾
他是利己主義者和機會
主義者,他對政權的判斷首
先是看其對自己是否有利。
具體來說,他是否有特權(
有自己的飛機)、生活舒適
(有別璧、帆船),有高收
入,等等。
——約翰內斯·魏爾
我認為馮·布勞恩(給約
翰遜副總統)的信對肯尼迪
總統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
…在那之外沒有人會像馮·
布勞恩那樣。他是一個獨一
無二的人,他是大空航行發
展史和登月之旅的強大推動
力。
——斯圖林格·奧德威
馮·布勞恩評傳 作者簡介
約翰內斯·魏爾博士于1956年出生于伊達爾-奧伯斯坦,自2002年以來一直擔任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技術社會學教授,其研究重點是復雜系統的人機交互和控制。從1984年到1999年由于在班貝格和多特蒙德的教席被替代,他去到比勒費爾德大學擔任助理和大學講師。
他在技術社會學、技術評估和太空政策領域發表了豐富的著作,包括:《技術社會學:社會技術系統的形成、設計和控制》(魏因海姆,2008年)、《復雜系統的管理:應對不透明、不安全及混亂局面的方案》(與英戈·舒爾茨-謝非爾合編,慕尼黑,2009年)、《社交網絡:社會科學網絡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第3版,慕尼黑,2014年)、《實時社會:智能技術如何操縱我們的生活》(法蘭克福,2019年)。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