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地可依:后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6632
- 條形碼:9787108076632 ; 978-7-108-0766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地可依:后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專業、嚴謹且極具現實感和可讀性的社會學作品。人類學家沃利“把自己作為方法”,以真摯且感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進了她的自我民族志。她的家庭因去工業化陷入了災難,她自己卻因為個人的努力而實現了階層跨越,這種強烈的反差,以及上溯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的生活經歷,為讀者構建了一幅波瀾壯闊且悲壯的藍領工人家庭的生活史。 本書榮獲工人階級研究協會的CLRJ詹姆斯圖書獎和維克多·特納民族學寫作獎第二名。
無地可依:后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專業、嚴謹且極具現實感和可讀性的社會學作品。人類學家沃利“把自己作為方法”,以真摯且感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進了她的自我民族志。她的家庭因去工業化陷入了災難,她自己卻因為個人的努力而實現了階層跨越,這種強烈的反差,以及上溯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的生活經歷,為讀者構建了一幅波瀾壯闊且悲壯的藍領工人家庭的生活史。
無地可依:后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目錄
無地可依:后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相關資料
為緘默者記錄至死方休的生存掙扎,此書兼容了最好意義上的口述史、民族志、回憶錄和城市史。大量的歷史檔案讓后工業時代的芝加哥歷歷在目,而作者追索主流歷史失蹤者的抱負又讓所有的故事和講述獲得攝影機般的敘事能力。 ——毛尖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授 在細致而動情的自我民族志剖析下,沃利向我們展現出美國芝加哥東南部老鋼鐵廠地區由盛而衰的轉型歷史。這里每一座建筑、每一片土地都蘊含著一個意義,而居于其間的每一個人都有一段生命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在經濟從繁榮到衰退的大周期里,家庭與階級的變遷不僅僅是關于經濟生產,也關乎經濟不平等如何與性別和種族交織在一起,共同創造出巨大的社會鴻溝。 ——嚴飛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僅僅在一代人的生命歷程之內,一場巨大的崩塌就轟然而至:從經濟繁榮、階層躍遷的志得意滿,到工廠倒閉、產業凋敝的無所依傍。作者從自己家族的故事出發,描述了經濟衰退和去工業化給普通美國人帶來的“靜謐的絕望”。對今天的中國讀者來說,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深刻理解這一曲美國夢碎之挽歌的社會學意義,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未來。 ——陸遠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無地可依:后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娜·J. 沃利 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教授。1999 年從紐約大學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她的第一本民族志《激流:東非海洋公園的自然與發展》探討了坦桑尼亞農村的環境沖突。創建Exit Zero 項目,利用芝加哥東南部前鋼鐵廠地區的家庭故事來研究美國去工業化的長期影響,根據此項目寫作《無地可依》一書,并拍攝了同名紀錄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