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認同與符號:閩臺客家民眾的精神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24313
- 條形碼:9787522524313 ; 978-7-5225-243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同與符號:閩臺客家民眾的精神世界 本書特色
◎ 本書采用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科際整合的方法,具體研究閩臺客家神明崇拜、祖先崇拜、圣賢崇拜以及自然崇拜的歷史淵源關系和神緣交流的現狀、特點及作用,揭示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政治構架下民間信仰的規律與特點,對閩臺客家民間信仰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比較研究。 ◎ 本書將民間信仰放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放置于兩岸交流的背景下,選擇臺灣社會對中華文化認同程度較高的客家人進行實證研究,對閩臺客家民間信仰的形成、發展、傳播及在不同的時空背景所呈現出來的同中之異與異中之同,進行深入細致的審察對比,借此論證閩臺文化的共同母體淵源與承遞關系;對改革開放以來閩臺客家民間信仰交流的現狀、特點、作用,進行比較系統的總結,為進一步促進兩岸民眾的文化認同提供學術支撐和決策參考。
認同與符號:閩臺客家民眾的精神世界 內容簡介
閩臺客家民間信仰研究屬于綜合性的學術領域,本書在中華文化,尤其是兩岸交流的背景下,采用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科際整合的方法,對閩臺客家民眾的神明崇拜、祖先崇拜、圣賢崇拜和自然崇拜等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比較研究,梳理、分析其歷史淵源和神緣交流的現狀、特點與作用,揭示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政治構架下民間信仰的發展規律與具體特點,并從客家民間信仰的角度審視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為進一步促進兩岸民眾的文化認同提供學術支撐和決策參考。
認同與符號:閩臺客家民眾的精神世界 目錄
認同與符號:閩臺客家民眾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劉大可,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副校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出版專著14部,發表論文近百篇,獲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3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