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蛇類博物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4408
- 條形碼:9787301344408 ; 978-7-301-3444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蛇類博物館 本書特色
本書能讓愛好者愛不釋手,也可幫助因不了解而懼怕蛇的讀者,經由了解而體會蛇類之美,從而領略其無與倫比的魅力。
蛇類博物館 內容簡介
萬千動物中,蛇類獨具一種混雜了危險與誘惑的魅力。盤繞的體態,斑斕的花紋,有力的纏絞,致命的毒液,每一個特征都充滿神秘莫測的意味。蛇類這個神奇的類群,迄今已經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超過一億六千萬年,如今分布于除南極洲以外的每片陸地上,甚至進入了兩大洋。 《蛇類博物館》是一部科學性與藝術性、學術性與普及性、工具性與收藏性完美結合的蛇類高級科普讀物,詳細介紹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個蛇類物種。這些物種分布于從陸地到海洋,從高山到低地,從遙遠的小島、寒冷的山巔,到干旱的沙漠、翠綠的雨林,體現出極大的多樣性。 每個蛇類物種都配有兩種高清原色彩圖:一種彩圖還原了物種的實際大小,富于真實感,另一種彩圖呈現了物種的全貌,展示出蛇類多姿的體態和多變的色斑特征。每個物種還配有一幅頭部特寫線條圖。全書總計1800余幅高清插圖及600幅地理分布圖。 每個蛇類物種都附有信息表,總結了物種的關鍵信息:科名、風險因子、地理分布、海拔、生境、食物、繁殖方式、保護等級。作者還詳細介紹了每個物種的實際尺寸、形態與顏色、生活習性、捕食方式、繁殖特點、防御策略等,強調了對于瀕危種類的保護,尤其給出了對有毒、劇毒物種的風險提示及醫治指引,為蛇類多樣性及保護生物學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 本書內容豐富,知識準確,插圖精美,語言通俗易懂,既可作為專業讀者的案頭參考書,也可作為收藏愛好者的工具書,還可作為廣大青少年讀者的高級科普讀物。
蛇類博物館 目錄
蛇類博物館 作者簡介
【英】馬克·奧謝(Mark O'Shea),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教授,著名的兩棲爬行動物學家、作家。他曾在40多個國家進行野外考察并拍攝紀錄片,主持了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系列節目“奧謝大冒險”(O'Shea' Big Adventure),還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獨立電視臺(ITV)和英國電視四臺(Channel 4)合作拍攝了以爬行動物為主的電影。他曾10次遠赴巴布亞新幾內亞,在那里開展長期的蛇傷研究項目。他出版了五部專著,撰寫了大量論文,描述發表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若干蛇類新種。 蔣珂,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實驗師,主要從事兩棲爬行動物分類學研究。發表兩棲爬行動物新屬3個、新種50個;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西藏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與進化》,主持翻譯《蛙類博物館》;被評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科學傳播先進個人”。 吳耘珂,里士滿大學高級研究學者,哈佛大學博士,主要從事物種進化、種群遺傳學與生物地理學研究,并致力于中國兩棲爬行動物的科普工作。發表中國蠑螈科新物種5個;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著有野外科研工作筆記《溪流的神秘居民——哈佛博士蠑螈尋訪記》,參與翻譯《蛙類博物館》。 喬梓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動物學專業在讀,兩棲爬行動物學愛好者。 任金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從事以水游蛇科為主的兩棲爬行動物系統學研究。發表兩棲爬行動物新屬2個、新種13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與翻譯《蛙類博物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