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88718
- 條形碼:9787513088718 ; 978-7-5130-8871-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從政治學、邏輯學、修辭學和心理學的視角探究具有代表性的法學問題,由之形成法學研究的多學科維度。實現了法學研究方法的重構與整合,在學理上基于不同學科落足的學科思維與法學思維的異同比較,為法學方法論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實現了法學方法的創新;在實踐上通過對多元學科視角的呈現,推動了立法實踐和司法實踐對人類世界的身心關系、群已關系、天人關系的全面觀照,實現立法與司法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內容大體分為五個部分:一、法學研究的政治學視角二、法學研究的邏輯學視角三、法學研究的修辭學視角四、法學研究的心理學視角五、總結:法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部分旨在通過研究公民德性對法治建設的推進、黨內法規與國家法的關系以及圍繞國際安全的制定問題,實現法學研究的政治學視角的呈現;第二部分旨在梳理吳家麟的法律邏輯思想并對之形成了相應評價、梳理新型權利和司法擬制的關系、探究如何重構科學證據的認證觀念,實現法學研究的邏輯學視角的呈現;第三部分旨在探究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制度宣傳的詩性因子,梳理法律條文中的“視為”一詞,并從“視為”規范入手探究法的修辭意義,實現法學研究的修辭學視角的呈現;第四部分旨在通過研究對未成年罪犯社區矯正刑罰中的軍訓營項目的引入以及司法功用視角下的“法感情”在司法場域中的體現,實現法學研究的心理學視角的呈現。第五部分旨在結合對第十六屆全國法律方法論壇的述評以及對社會科學方法體系的法學意義的提煉總結法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
法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 目錄
**章 法學研究的政治學視角
**節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基于公民德性的法治建設路徑
第二節 基于文化安全的國際規則制定參與研究
第二章 法學研究的邏輯學視角
**節 吳家麟法律邏輯思想述評——兼論語言邏輯與事理邏輯在法律語境的調和
第二節 新型權利與司法擬制
第三節 論科學證據認證觀念的重構
第三章 法學研究的修辭學視角
**節 制度傳播的詩性修辭——以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制度宣傳為視角
第二節 法律文本中“視為”一詞的法理疏釋
第三節 論法律的預設修辭——以“視為”規范為視角
第四節 論法的“鏡喻”——以“視為”規范為視角
第五節 論“視為”規范的三重維度
第四章 法學研究的心理學視角
**節 論未成年犯社區矯正中軍訓營項目的引入
第二節 司法場域的“法感情”研究——以司法功用為視角
第五章 法學研究的制度詮釋和方法體系
**節 制度的詮釋與應用:第十六屆全國法律方法論壇述評
第二節 社會科學方法體系及其法學意義
法學研究的多學科視角 作者簡介
余地,四川省岳池縣人。畢業于中南大學法學院。現任寧波大學法學院講師。從事中國法律史、邏輯學、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的教學工作,并長期從事法律語言、法社會學方面的研究。曾出版著作《學者精神與法治》,并發表論文《論恥感文化與民間規范》《民間規范的符號學之維——一種“隱于野”的“視為”規范》《論法律的命名修辭——以“視為”規范為視角》《民間規范與日常政治》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