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話語標記主觀性等級暨應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5771
- 條形碼:9787301345771 ; 978-7-301-34577-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話語標記主觀性等級暨應用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同名年度項目的結項成果(2017年國家社科一般項目,項目編號:17BYY118),于2022年7月通過通訊評審結項,結項等級為“良好”(結項證書號:20222259)。全書構建了話語標記主觀性等級鏈,并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規律相結合,提出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話語標記的難度體系,力圖將語言研究的“體”與“用”結合起來,做到“體”為“用”立、“體”“用”連通。 全書分為九章,各章主要內容如下:**章 課題研究概述,介紹了研究的基本內容與過程;第二章 “話語標記理論及教學研究回顧”,對以往相關研究進行了有選擇性的綜述;第三章 “話語標記及其主觀性”,在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基礎上重點討論了話語標記的界定、話語標記的主觀性、主觀性與功能的關系、主觀性的產生等問題,并就漢語話語標記中的特殊形式——框式標記進行了闡述,本章是全書理論闡述研究和闡述的基礎;第四章 “面向教學的話語標記主觀性及等級研究”,提出了話語標記的主觀性等級,論證了話語標記功能與主觀性的關系,基于教學對話語標記進行了分類,并分析了話語標記的視角與主觀性差異、話語標記的位置與主觀性的關系、話語標記的語體特征與主觀性及在教學中的應用;第五章 “標記作用與主觀性及等級在學習中的規律”, 對學習者漢語話語標記運用進行了調查與分析,驗證了主觀性等級在學習中難點假設,提出了基于主觀性等級的話語標記學習難度體系,并結合主觀性等級討論了話語標記在漢語交際能力中的作用與意義;第六章 “漢語教學中的話語標記考察分析”,主要是對教學大綱、教材中的話語標記統計分析、對教材與大綱出現的話語標記對比分析,并分析了話語標記在漢語教學中的歸屬;第七章 “關于話語標記教學的思考與建議”,提出了話語標記語料庫建設思路、基于等級性的話語標記教學建議,并以個案為例進行了考察和教學設計;第八章 “話語標記主觀性個案研究”,分別對言說話語標記、責備義話語標記兩個小類和“瞧你說的”“真是的”兩個具體標記的主觀性及其差異進行了分析研究;第九章 “結語”,對全書進行了總結及研究展望,也對不足作出了說明。
漢語話語標記主觀性等級暨應用研究 目錄
漢語話語標記主觀性等級暨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
潘先軍,男,漢族,1965年1月出生,籍貫湖南,政治面貌為群眾,研究生學歷,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擔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院長。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副會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中國語言學會會員。 1991年自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先后在大連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任教。2000年晉升為副教授,2009年晉升為教授,2013年調至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工作至今。1994年起開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由國家公派在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漢語。2006—2009年在上海師范大學攻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為漢語本體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已出版專著《現代漢語羨余現象研究》《對外漢語分類教學研究》,主編工具書《學漢語用例詞典》、教材《目標漢語(提高篇)》,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了漢語言本體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漢字教學等領域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等多個各級研究項目,曾獲得過省、市各級科研獎勵多項。 為國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和結項通訊評審專家,北京市社科立項通訊與會評專家、結項通訊評審專家。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