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審美理論(第五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41255
- 條形碼:9787576041255 ; 978-7-5760-4125-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審美理論(第五版) 本書特色
《中國審美理論(第五版)》以歷史意識和當代意識統一、思辨與實證統一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的審美問題,力圖從中國的傳統和文化背景出發,創構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審美理論。書中積極吸取儒、道、釋相關思想中的積極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貫通自然與社會,強調物態人情化、人情物態化的思維方式,以審美活動為基礎,以審美關系為出發點,突出主體在審美關系中的主導作用,并將意象問題提到核心地位。該書對于中國審美理論的研究,有助于指導我們的審美實踐,并推動中國美學走向世界,成為多元一體的世界美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審美理論(第五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將審美問題放在人文價值科學的層面上進行探討,試圖以西方學說為參照坐標,從中國的傳統和文化背景出發,創構出具有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審美理論,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西方的相關學說進行了吸收和同化。在研究方法上,本書體現了歷史意識與當代意識的統一,思辯與實證的統一。書中闡發了儒、道、釋相關思想的積極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貫通自然與社會,特別強調了物態人情化、人情物態化的思維方式。全書內容主要包括審美活動、審美對象、審美關系、審美特征、審美意識、審美意象、審美風格及審美化育等方面,其中以審美活動為基礎,審美關系為出發點,突出了主體在審美關系中的主導作用,并將意象問題提到了核心地位。在自然對象問題上,本書借鑒、闡發了比德、暢神等方面的思想;在人生問題上,本書強調了個體與社會的統一;在藝術問題上,特別突顯了藝術的感性價值。在審美風格問題上,重視了壯美與優美、自然與雕飾和悲劇性與喜劇性的對舉統一,并在中國文化的背景下探討了丑的問題。在審美心態問題上,本書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身心基礎和體悟方式的思想,并且將審美活動視為對人所作的一種特殊的感化方式,也是人們追求精神自由、提升人生境界的基本途徑。
中國審美理論(第五版) 目錄
002**節 審美理論概說
014第二節 審美理論的學科性質
023第三節 審美理論的研究內容
028第四節 審美理論的研究方法 035**章 審美活動
037**節 審美活動的起源
050第二節 審美活動的本質
061第三節 審美活動的心理狀態
074第四節 審美活動的特征 085第二章 審美對象
087**節 自然
098第二節 人生
111第三節 藝術 123第三章 審美關系
126**節 審美關系的本質
133第二節 審美關系中的對象特征
139第三節 主體在審美關系中的地位
150第四節 審美關系的基本特征 157第四章 審美特征
159**節 思維方式
172第二節 天人合一
186第三節 人為中心
196第四節 和諧原則 213第五章 審美意識
215**節 審美意識的生成
231第二節 審美意識的特征
238第三節 審美意識的變遷 253第六章 審美意象論
255**節 審美意象的基本內涵
267第二節 審美意象的創構過程
279第三節 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284第四節 審美意象的基本類型 299第七章 審美風格
301**節 壯美與優美
311第二節 自然與雕飾
331第三節 悲劇性與喜劇性
365第四節 丑 373第八章 審美化育
375**節 中國美育的源流
392第二節 美育的基本特點
400第三節 美育的基本功能 413結語
417參考文獻
425索引
461**版后記
463第二版后記
465第三版后記
467第四版后記
中國審美理論(第五版) 作者簡介
朱志榮,現為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職有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文藝美學。出版《中國藝術哲學》、《康德美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學藝術論》、《古近代西方文藝理論》、《商代審美意識研究》、《中國審美理論》、《中西美學之間》等多部學術專著,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復旦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