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六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東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6571
- 條形碼:9787522726571 ; 978-7-5227-2657-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六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東亞 內容簡介
至圣孔子、復圣顏子、宗圣曾子、亞圣孟子開創和發展的儒家文化,形塑著中華文明的歷史形態,并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在歷史上變得無所不包”,其影響輻射東亞,乃至全球。但在社會變革尤其是近代以來的社會轉型時期,儒家以仁義禮樂為核心的自立方略因未能有效抵擋西方的軍事與文化沖擊,伴隨著科舉制的廢除和“歐風美雨”的鼓蕩,制度化的儒家體系逐漸走向解體。重視對這些特殊時期傳統文化命運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與制度創新。山東是孔、顏、曾、孟四圣的桑梓地,儒家思想的發祥地。與此相應,該地區保存的大量記載儒家圣賢事跡及歷代封賜、林廟修建、祭祀典禮、碑傳詩賦、優禮后裔、社會變革的檔案、碑刻、族譜、方志等文獻,成為研究中華傳統文化及社會轉型時期圣賢境遇的重要歷史資源。對這些資料的發掘、整理與研究,既能展現傳統國家政治生態及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況,又能促進人們理解傳統社會經濟結構與運行機制的變遷;既能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向上向善的價值取向注入源頭活水,又能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凝結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供重要資源。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六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東亞 目錄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六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東亞 作者簡介
吳佩林,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后,曲阜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孔府檔案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致力于地方文獻的整理、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史、法律史,F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11&ZD093)首席專家,“清代巴縣衙門檔案整理與研究”(16ZDA126)子課題負責人,“清代南部縣衙檔案展覽館”總策劃,輯刊《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主編。出版有《清代縣域民事糾紛與法律秩序考察》(中華書局,獨著,獲教育BU第七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清代南部縣衙檔案研究》(中華書局,合著),均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在《歷史研究》《法學研究》《檔案學通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