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圖案與儀式:融合發展中的云南多民族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57624
- 條形碼:9787010257624 ; 978-7-01-025762-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案與儀式:融合發展中的云南多民族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九章,涉及云南的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等民族文化。*為珍貴之處是作者近10多年來的大量田野調查成果,以“他者”的眼光,觀照云南這片紅土高原的自然之景和人文之情。作者對藏族文化情有獨鐘,書中涉及宗教、神山、民居、門飾、色彩等等,凸顯香格里拉藏族獨特風貌;納西族文化研究主要突出其包容性特點,選擇納西族玉龍縣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民居為研究對象,挖掘出其融漢族、白族和藏族建筑之神韻的內核,而對納西族獨有的勒巴舞生態意蘊的挖掘也蠻有價值;云南彝族分布廣,各地文化略有差異,書中著重探究了昆明彝族的服飾之美、峨山彝族的花鼓舞儀式之美,見微知著,臻于至善。
圖案與儀式:融合發展中的云南多民族文化 目錄
第二節 踏歌文化傳播帶 第三節 踏歌文化的內涵
第二章 彝族花鼓舞儀式之美:群歌群舞個人與集體力量的神秘體驗 **節 火把節中花鼓舞的祖先崇拜
第二節 趕新街中花鼓舞的神圣祈福 第三節 祭龍節中花鼓舞的自然崇拜
第三章 樸拙粗獷的虎似仿生舞:麗江納西族勒巴舞的生態意蘊 **節 “天人合一”的生態意識
第二節 樸拙粗獷的舞蹈風格 第三節 族際文化夯筑的生命形態
第四章 新型城鎮化影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一個重要因素 **節 云南沙朗白族傳統節日的變遷現狀分析
第二節 沙朗白族傳統節日的變遷因素分析 第三節 沙朗白族傳統節日在變遷中傳承與發展
第五章 宗教色彩與民族風格的交融:藏族“八瑞相”壁畫的文化秘境 **節 傳統壁畫“八瑞相’的淵源
第二節 傳統壁畫“八瑞相”的文化內涵 第三節 傳統壁畫“八瑞相’的傳承與發展
第六章 滇西北藏區民居建筑“家園意識”的審美意蘊 **節 精致筑就的“家園”
第二節 多彩描繪的“家園” 第三節 “家園”的文化意蘊
第七章 卡瓦格博:生態美學視野下的迪慶藏區文化神山 **節 人與自然交接處的符號——阿尼卡瓦格博
第二節 阿尼卡瓦格博深邃而多樣的儀式世界
第八章 圖騰崇拜: 滇西北藏區民居門飾吉祥圖案之多元文化凸顯 **節 門飾圖案
第二節 門飾色彩 第三節 滇西北藏區民居門飾吉祥圖案具有多重意蘊
第九章 吉祥圖案群:玉龍縣納西族民居建筑文化 **節 納西民居建筑現狀
第二節 納西民居審美建構 第三節 傳統文化協調發展的路徑 參考文獻 后記
圖案與儀式:融合發展中的云南多民族文化 作者簡介
賈蔓,女,漢族,四川人,中 員,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專業負責人,云南省寫作學會會長。畢業于西南大學文學院、中國新詩研究所。參加了泰國、韓國等有關學術交流,于海外發表論文2篇;出版專著《中國現當代精品小說研究》1部,主編、參編著書5部,共40多萬字;主持完成了云南省、廳、校項目:《云南城鎮化進程中民族文化的變遷研究》《新時期云南作家作品課程教學論研究》“《現當代文學》課程思政”項目等4項;于《當代文壇》《民族文學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榮獲“2019年云南省師德標兵”、校級“紅云園丁獎”、“ 共產黨員”、“ 班主任”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