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華嚴學與現代新儒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45922
- 條形碼:9787224145922 ; 978-7-224-1459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嚴學與現代新儒學 內容簡介
華嚴學是歷史上中國佛教圍繞《華嚴經》及其系列經典而形成的宗教哲學思潮,其形成發展與佛教宗派華嚴宗同頻共振。本書基于近現代儒釋道三教關系的視域,以華嚴學和現代新儒學的雙向互動為線索,考察了現代新儒家對華嚴學所作的義理詮釋,揭示了華嚴學對現代新儒學思想體系的建構作用,以及對現代新儒學的走向和趨勢的影響。書稿主體部分分五章,就馬一浮、熊十力、方東美等五位現代新儒家與華嚴學的關系展開深入的論析。
華嚴學與現代新儒學 目錄
導論
一、華嚴學概述
(一)華嚴學的概念
(二)華嚴學的發展脈絡
(三)華嚴學的學理特征
二、現代新儒學概述
(一)現代新儒學的概念
(二)現代新儒學的發展脈絡
(三)現代新儒學的學理特征
三、現代新儒學“以佛解儒”的問題意識和詮釋路向
(一)現代新儒學的問題意識
(二)現代新儒學的詮釋路向
**章 六藝圓融:馬一浮華嚴思想研究
**節 馬一浮對華嚴學的研究與推重
一、與華嚴高僧的交游
二、創辦般若學會
三、以華嚴教理撰述著作
第二節 華嚴學與馬一浮哲學思想體系的建構與展開
一、法界緣起與六藝圓融
(一)六藝統攝于一心
(二)六藝統攝諸子
(三)六藝統攝四部
(四)六藝統攝西學
二、教相判釋與六藝判教
(一)總別相即與統類一也
(二)據六藝判釋
三、以華嚴釋儒的詮釋學向度
(一)詮釋的目的:摭彼教之卮言,證儒家之孤義
(二)詮釋的依據:見性則橫說豎說
(三)詮釋的向度:圓融不二與神會心解
(四)詮釋的實踐:以華嚴釋儒經
第三節 馬一浮華嚴思想的價值與意義
一、六藝之道:現代新經學的本體論
二、六藝之教:現代新經學的教化論
三、六藝之人:現代新經學的境界論
第二章 體用不二:熊十力華嚴思想研究
**節 華嚴學與熊十力的思想轉折
一、從革命到革心
二、從唯識到真心
三、從歸儒到造道
第二節 熊十力對華嚴思想的會通
一、熊十力對華嚴本體論的會通
(一)體用不二
(二)心物不二
二、熊十力對華嚴認識論的會通
(一)性量不二
(二)性修不二
三、熊十力對華嚴判教論的會通
(一)判教觀
(二)判教實踐
第三節 熊十力華嚴思想的特征與影響
一、熊十力華嚴思想的特征
二、熊十力華嚴思想的影響
第三章 廣大和諧:方東美華嚴思想研究
**節 方東美對華嚴思想的重視與推崇
一、方東美的華嚴際會
二、方東美講授華嚴
三、承續中國文化精神的華嚴思想
第二節 華嚴學與方東美哲學思想體系的建構與展開
一、方東美對華嚴法界緣起觀的詮釋與重構
(一)法界緣起觀
(二)和諧境界論
(三)真心統攝論
(四)特征及啟示
二、方東美對華嚴圓融無礙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一)廣大和諧:方東美對圓融無礙的繼承
(二)交相互攝:方東美對圓融無礙的發展
(三)圓融無礙與方東美哲學的開展
三、方東美對華嚴判教論的反思與超越
(一)方東美的判教觀
(二)方東美的判教實踐
第三節 方東美華嚴思想的價值和意義
第四章 圓善相即:牟宗三華嚴思想研究
**節 牟宗三對華嚴學的研究與推重
一、牟宗三對中國佛教哲學的研究與重視
二、牟宗三對華嚴學的研究與重視
(一)牟宗三對《起信論》的推重
(二)牟宗三對華嚴宗的推重
第二節 華嚴學與牟宗三哲學思想體系的建構與展開
一、牟宗三對華嚴學的思想疏釋
(一)對華嚴學義理的解讀
(二)對華嚴學體用義的衡定
二、牟宗三對華嚴學的本體詮釋
(一)從華嚴說“智的直覺”的全體大用
(二)由“一心開二門”到“道德形上學”的建立
三、牟宗三對華嚴判教思想的運用
(一)牟宗三的判教觀
(二)牟宗三的判教實踐
(三)牟宗三判教論的歸趣
第三節 牟宗三華嚴思想的價值與意義
一、牟宗三華嚴學研究之所得
(一)彰顯傳統文化價值
(二)梳理華嚴發展脈絡
(三)評析法界緣起理論
(四)建構“道德形上學”體系
二、關于牟宗三華嚴學研究的反思
(一)關于華嚴宗的理論來源的反思
(二)關于牟宗三分天臺、華嚴高下之說的反思
第五章 心通九境:唐君毅華嚴思想研究
**節 唐君毅華嚴思想的形成
一、唐君毅的佛學因緣
二、唐君毅對華嚴思想的推重
三、唐君毅華嚴哲學的理論定位
第二節 唐君毅華嚴哲學體系的建構與展開
一、唐君毅華嚴哲學的本體論
(一)“道德自我”的內涵
(二)“道德自我”的分殊
二、唐君毅華嚴哲學的判教論
(一)判教觀
(二)判教實踐
三、唐君毅華嚴哲學的境界論
(一)唐君毅對華嚴宗圓融精神的繼承
(二)唐君毅華嚴哲學的道德宗教境界
第三節 唐君毅華嚴哲學的現代意義
一、時代意義
二、理論意義
結語
一、心性形上學
二、文化判教論
三、圓融價值觀
附錄 金忠烈華嚴學思想述要
一、生命意識:金忠烈華嚴學的核心理念
二、構造哲學:金忠烈華嚴學的體系定位
三、圓融會通:金忠烈華嚴學的價值向度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華嚴學與現代新儒學 作者簡介
許寧,男,1973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后。現任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陜西省人文英才支持計劃”,學術兼職有中國哲學史學會學術促進委員會委員、陜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秘書長、陜西省文史館特聘研究員等。撰有《六藝圓融:馬一浮文化哲學研究》、《理學與現代新儒學》等著作,點校整理《馬理集》,發表論文數十篇。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