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來日可追 本書特色
★從亨利路的薇拉阿姨開始,我們似乎看見那隱去身姿的白俄詩人別列列申的影子,還有上世紀80年代穿行在上海梧桐樹下的艾倫·金斯堡,弄堂里時不時傳出的梵阿林的聲音,水鎮上的白霜下掩藏的身懷絕技的神醫的妙方,放逐于自由與不自由的灘涂之地的天才少年,愛情,錯失,不逝之光于暗昧中的見證,遠方的事物和事物的遠方……這一切從異鄉、邊緣向中心區靠攏,凝結為交織結構的篇章。
★這泛浮蘆葦野氣的上海,半個工業,半個商業,幾葉古書,青團,模仿洛杉磯過氣的明星,說上海以外都是鄉下,嬌媚的女孩兒從街上走過,發霉的煙草,酒香的豬肉,不倫不類的外灘……這樣的上海,就是這樣促狹而糾纏我的上海。沒有人喜歡我,或者有人喜歡我我不識相的上海。
如果加速可以追上過去,那么,慢一點一定更靠近未來。
——張廣天
★他是近四十年來先鋒文學歷程中旁出的斜枝,有評論說:“張廣天的創作,從《妹方》到《既生魄》,如今又到《南榮家的越》,其價值正在于推進了方法論的敘述嘗試,即以文學以外的學科思維來改造文學,用我們習慣而審美疲勞的因果關系以外的思路來觀賞、品味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先鋒文學似乎停滯了,但張廣天的小說開辟了蹊徑,正以新生一代趣味廣泛為主導的新維度引人入勝。”
來日可追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于上海和與上海有關的中國的長篇小說。
有舊上海和新上海的場景、人物,有這個城市的骨血、脈絡和靈魂的秘徑。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情人,公園長椅上日復一日等待盼望的白俄鋼琴師,天才的少年,美麗而奇幻的玫瑰園以及惆悵中執守不棄的老克勒。不同的街區,不同的樓層,不同的時代,外國人和本地人,古人、今人和少年,卻都由著舊日時光而指向未來之日。
一個文學史上全然不同又淋漓盡致的上海。
一道不逝之光,從起初一直到終結,構成了張廣天小說系列的獨特中國敘述,正如普希金所言:“過去的都是美好”,又說,“心總要向著未來”。
多重方法論的敘述,小說和非小說融為一體,一個大舞臺的不同場景在轉換,一些強烈的人物性格在交織,終于呈現出大事的場面。這本書有濃烈的人物色彩,卻歸根結底是以人寫事的。所謂事,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寫的,“那些來日,因向著未來的心,總是美好的。我這書里記敘的人事,都是我所向往的,于我而言,或者來而即逝,或者久違而不曾來到。他的,她的,你的,還有我的,既不在當下,也就無所謂是誰的,都是眼下不在的,總盼望將來實現。”
來日可追 目錄
**章 亨利路上的薇拉姨 / 3
第二章 尤佳 / 41
第三章 玫瑰屋 / 93
第四章 每一條歸途都通向未來 / 135 第二輯 邊緣與遠方
**章 下海灘 / 229
第二章 沒膝的卷耳令你昏醉 / 317
第三章 寂寥少年 / 420
第四章 火車 / 509 第三輯 這些影兒都擋了一下時光
金虎撐 / 593
獨鱗湯 / 611
兩個讀書人 / 615
仙女與神童 / 651
飛英臺玉碎 / 682
監嘯 / 694
鑰匙在窗前的陽光里 / 696
羅薇的表哥話有點多 / 732
我和你們他們 / 758 第四輯 你
來日可追 作者簡介
張廣天,男,1966年生于上海。作家,音樂家,戲劇家。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教授,“方法論敘述與表演”導師。
曾出版長篇小說《妹方》《既生魄》《南榮家的越》《甘伯記》,出版敘事長詩《玉孤志》和學術著作《手珠記》。
他導演的《切·格瓦拉》《圣人孔子》曾成為知識界的思想風標。他的戲劇《基爾凱廓爾藥丸》與《野草尖叫藍靛廠》在歐洲和東亞多國上演,影響了中國以外地區的戲劇觀念。他的文學作品和多門類藝術創作獨樹一幟,以多學科方法論敘述和抒情,成為他最重要的藝術實踐。
他主張中文寫作以文統語的語文運動,對五四以來白話寫作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強調文學家的任務首要應該注重語文建設。
張廣天的文字優美、流暢、雋永,視其字而生義,誦其句章而聞樂,最大程度做到了漢字寫作的音形義三位一體。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