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西途東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22444
- 條形碼:9787547322444 ; 978-7-5473-224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途東歸 本書特色
新世紀初出國留學的華夏子弟,大概都會立刻被標題中的“西途東歸”四字打動。作為同代學人,我認為與永樂兄之前出版的專著相比,本書更充分地展示出一位優秀學者“東歸”以來的心路與學路歷程。在書中各章內容的精彩與深厚之外,本書也將因此而具有學術史意義。 ——王獻華(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所長) 批判式的閱讀,在于將“經典”去神圣化,并放置于彼我之學理脈絡中對照理解。永樂的讀書與治學,清晰表達了應該如何推動思想版圖的變化:西行求索的同時,須臾不忘東歸,方能建立精神的獨立與知識的自主。 ——宋念申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 永樂兄是一位不安于學術建制的“海龜”,其思想歷程在我們這一代學人中具有某種典型性,他的經歷和思考常給我這樣的“土鱉”帶來巨大沖擊和啟示。他常常對思想文本表述的“真理”持懷疑態度,而習慣于追問文本及“真理”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這種思維方式可以深刻塑造關于“古今中西”乃至一切事物的認知。 ——陳柏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 出走是為了歸來。在本書記錄的充滿坎坷、矛盾、彷徨的自反歷程中,永樂清楚地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極具普遍意義的覺悟:恰是在向著自我的回歸中,他者的意義開始向我們顯現;也恰是在向著中國的回歸中,世界的內涵在真正在我們眼前展開。 ——殷之光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西途東歸 內容簡介
章永樂以法學、政治學和歷史學的跨學科領域研究見長,他這些年來為在國內出版的、具有學術范式意義的有名法學、政治學和歷史學著作,比如奈格里和哈特的《帝國》《諸眾》《大同世界》,孔飛力的《現代中國的國家起源》,施特勞斯的《關于馬基雅維利的思考》,汪暉的《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黃興濤的《重塑中華》,蘇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等等所作的書評,每一篇都引起了學界極大的關注、傳播和討論,本書是作者這些年來上述書評的結集,分成“歷史推遲終結?”“異域的穿越者””過去之未來“”概念的刀鋒“四編重撰。
西途東歸 目錄
西途東歸 相關資料
新世紀初出國留學的華夏子弟,大概都會立刻被標題中的“西途東歸”四字打動。作為同代學人,我認為與永樂兄之前出版的專著相比,本書更充分地展示出一位優秀學者“東歸”以來的心路與學路歷程。在書中各章內容的精彩與深厚之外,本書也將因此而具有學術史意義。 ——王獻華(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所長) 批判式的閱讀,在于將“經典”去神圣化,并放置于彼我之學理脈絡中對照理解。永樂的讀書與治學,清晰表達了應該如何推動思想版圖的變化:西行求索的同時,須臾不忘東歸,方能建立精神的獨立與知識的自主。 ——宋念申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 永樂兄是一位不安于學術建制的“海龜”,其思想歷程在我們這一代學人中具有某種典型性,他的經歷和思考常給我這樣的“土鱉”帶來巨大沖擊和啟示。他常常對思想文本表述的“真理”持懷疑態度,而習慣于追問文本及“真理”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這種思維方式可以深刻塑造關于“古今中西”乃至一切事物的認知。 ——陳柏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 出走是為了歸來。在本書記錄的充滿坎坷、矛盾、彷徨的自反歷程中,永樂清楚地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極具普遍意義的覺悟:恰是在向著自我的回歸中,他者的意義開始向我們顯現;也恰是在向著中國的回歸中,世界的內涵在真正在我們眼前展開。 ——殷之光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西途東歸 作者簡介
章永樂,北京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公法與政治理論,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中國近代憲法史-思想史,古希臘羅馬歷史編纂學。著有《舊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016);《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商務印書館,2017,2019)《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北京三聯書店,2020,2021)。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