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應戰:我的抗美援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3582
- 條形碼:9787101163582 ; 978-7-101-16358-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戰:我的抗美援朝 本書特色
1.致敬英雄,致敬歷史: 致敬參加抗美援朝的老戰士,致敬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致敬這段艱苦卓絕的偉大歷史,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真實人物,感人故事: 有電影《上甘嶺》原型人物戰斗英雄張計發、衛生員吳炯,有電影《長津湖》“冰雕連”藝術原型周全弟,有獨自掩護大部隊轉移的獨膽英雄楊樹柏,有與敵人拼刺刀的戰斗英雄梁萬昌等。他們在戰場上舍身為國,回國后又深藏功與名。 3.積極正向,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 本書展現了志愿軍英雄大無畏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深刻具體地闡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從親歷者的角度,證實了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一場正義之戰、立國之戰。
應戰:我的抗美援朝 內容簡介
2020年作者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物系列紀錄片《致敬老兵》和CGTN外宣紀錄片《應戰:抗美援朝中國出兵揭秘》導演工作,在此期間,采訪多位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和戰斗英雄。
本書記錄了對14位老戰士的真實采訪,老戰士入朝作戰的回憶,老戰士回國后的現實生活與人生感悟。有電影《上甘嶺》的原型人物戰斗英雄張計發、衛生員吳炯,有電影《長津湖》“冰雕連”藝術原型周全弟,有獨自掩護大部隊轉移的獨膽英雄楊樹柏,有與敵人拼刺刀的戰斗英雄梁萬昌,等等。
本書人物真實,故事感人。他們中的每一位和他們的事跡,值得后人永遠銘記,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
應戰:我的抗美援朝 目錄
序二(羅 援)
序三(童 寧)
一、電影《上甘嶺》8連連長張忠發原型,一等功臣 張計發
那時候,大家渴得連自己的尿都不舍得喝,先給還能作戰的戰友們喝。
1.16歲加入抗日隊伍
2.19歲加入八路軍,從鬼子手里奪到人生**把槍
3.抗美援朝立功
4.一個蘋果的故事
5.不拖累部隊,患病后果斷選擇轉業
二、上甘嶺上勇敢的“神炮手”,一等功臣 周繼成
當看到黃繼光滿身的彈孔,我們所有人都恨極了……那時候也不考慮什么死不死的,就是要為戰友報仇。
1.血書明志,執著參軍
2.“小黃牛”稱號的由來
3.夜襲敵人,大獲全勝
4.與黃繼光戰場認老鄉和兄弟
5.“打不掉坦克我就不叫‘小黃牛’”
三、電影《上甘嶺》衛生員王蘭的原型之一 吳炯
不寫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含冰化雪,一滴滴喂到男傷員的嘴里。
1.寫血書表決心,成為一名志愿軍戰士
2.上甘嶺上的女衛生員,含雪喂傷員
3.因為表現英勇,被選為英模代表
4.深藏功名,服務社會
四、朝鮮戰場上英雄事跡的書寫者 任紅舉
落筆即磨刀,字字斬敵酋。我們每個字都是一桿槍,揮筆即磨刀,我寫出來就是殺你。
1.以筆桿為槍,筆尖頌英雄
2.為戰友頑強的斗志而淚灑戰場
3.書寫“金星英雄”胡修道
4.歸國后繼續謳歌軍魂,退伍不褪色
五、保護彭德懷的志愿軍司令部警衛營營長 丁朝忠
彭德懷司令員兩天兩夜沒合眼,沒吃東西。彭總講:“我回去咋交代,我回國向毛主席怎么交代?”
1.孤軍入朝探敵情
2.保護首長,首次遇到敵機轟炸
3.目睹毛岸英烈士犧牲經過
4.英勇智斗王牌軍
5.不滅光輝永傳承
六、歷經八次手術的一級傷殘軍人 涂伯毅
雖然現在我的手卷曲了,我的面容改變了,但是我的靈魂沒有改變。
1.被汽油彈燒成一級傷殘
2.傷勢嚴重,回國治療
3.積極生活,收獲愛情之花
4.能活著回國就是一種幸福
七、電影《長津湖》“冰雕連”藝術原型 周全弟
為了堅守命令,渾身已經失去了知覺,大便和小便都在褲子里解決了。
1.從“小幺兒”到志愿軍戰士
2.激烈的長津湖,光榮的“冰雕連”
3.重拾希望“過三關”,從傷殘軍人到“抱筆書法家”
八、“三八線”上與敵軍飛機“捉迷藏”,一等功臣 王仁山
為什么要拼了命往前線送物資?剛入朝時,我看見了美國飛機極端殘忍的一面,就連一頭在耕地的牛都不放過,太沒人性了。
1.汽修學徒的“參軍夢”
2.不怕犧牲,力保鋼鐵運輸線
3.重返朝鮮,紀念戰友
九、“萬歲軍”軍需物資運送者 馮占武
咱們祖國的糧食運不上來,俺們就沒有吃的了,馬和人都沒有吃的了。
1.“騾馬炮兵”入朝作戰
2.不顧生死運送物資、保障供應
十、孤膽守高地,掩護部隊轉移 楊樹柏
就算撲上來再多再兇猛的敵人,我也要拼盡全力打退他們,絕不能讓他們輕易占領高地。
1.起義入伍,決心跟黨走
2.入朝作戰,掩護部隊轉移
3.轉業回家支援農村,困難自己扛
十一、朝鮮戰場勇救排長的通信兵 尚兆祿
毛主席號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那時候也不在乎生死,出國就出國。
1.響應號召,出國作戰
2.勇救排長的經歷
十二、戰場四次負傷,與敵人拼刺刀的戰斗英雄 梁萬昌
從入朝一直到*后,就沒有一個人尋思將來會活著回國,都抱著一死拉倒這么一個態度。
1.整編后繼續留部隊參加大生產
2.響應號召,出國作戰
3.與敵人展開白刃戰
十三、為志愿軍戰鷹保駕護航的地勤兵 沈奎觀
早上還笑著道別的戰友,幾個小時后就壯烈犧牲,永遠也無法再見。
1.放棄公職,追尋保家衛國參軍夢
2.后勤也是戰斗,也是保衛國家
十四、走過抗美援朝戰場的百歲將軍 董占林
“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這是毛主席的原話。
1.無依無靠的小長工,終于加入了“窮人的隊伍”
2.在戰斗中成長,三獲“通令嘉獎”
3.從剿匪到入朝
后 記
應戰:我的抗美援朝 作者簡介
秦遠,青年電視導演,先后參與多部電視專題節目導演、撰稿工作。擔任總導演作品有政論專題片《臺灣:美國遏制中國的棋子》。2020年擔任總臺系列人物紀錄片《致敬老兵》《應戰:抗美援朝中國出兵揭秘》導演工作。在此期間,采訪多位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和戰斗英雄。參與導演、撰稿的其他作品有《尚長榮:梅開三度的名家之后》《美術經典中的黨史》《征程》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