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曾鞏文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3959
- 條形碼:9787522823959 ; 978-7-5228-2395-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鞏文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兩章,梳理曾鞏詩文集版本情況,對宋、元、明、清曾鞏詩文集結集、流傳過程及《曾南豐先生文粹》《南豐曾子固先生集》《元豐類稿》等版本情況進行辨析;下編四章,考察曾鞏文學研究中較為重要的問題。第三章從曾鞏較為重要的交游入手考察其文學思想的形成;第四章探討“道”作為曾鞏文學的核心范疇的具體表現;第五章對曾鞏文章積學儲才、師法經典的法度、典范之處進行分析;第六章重點關注曾鞏詩歌,通過解讀 “窮人之辭”的命題與寺廟題材詩歌,探究其士人心態。
曾鞏文學研究 目錄
緒論
上編文獻篇
**章曾鞏《元豐類稿》《續稿》《外集》源流考
**節《元豐類稿》已有的整理、考辨成果
第二節宋元曾鞏詩文結集、刊刻概況
第三節明清《元豐類稿》刊刻情況
第四節曾鞏《續稿》《外集》的流傳情況
第二章曾鞏詩文集敘考
**節《曾南豐先生文粹》敘考
第二節《南豐曾子固先生集》敘考
第三節《元豐類稿》敘考
下編文學篇
第三章曾鞏文學思想的形成:基于交游的考察
**節良師振拔
第二節同道切劘
第三節后學追隨
第四章“道”:曾鞏文學的核心范疇
**節曾鞏體“道”
第二節“道”與文章
第五章文章大業:師法經典
**節積學儲才,儒家為本
第二節承繼經典,學以致用
第三節典范之作,可法可傳
第六章拙者之適:詩以娛情
**節“窮人之辭”,不悖道義
第二節娛情寫物,拙者之適
附錄一:曾鞏交游名錄小考
附錄二:曾鞏詩文集稀見序跋
參考文獻
上編文獻篇
**章曾鞏《元豐類稿》《續稿》《外集》源流考
**節《元豐類稿》已有的整理、考辨成果
第二節宋元曾鞏詩文結集、刊刻概況
第三節明清《元豐類稿》刊刻情況
第四節曾鞏《續稿》《外集》的流傳情況
第二章曾鞏詩文集敘考
**節《曾南豐先生文粹》敘考
第二節《南豐曾子固先生集》敘考
第三節《元豐類稿》敘考
下編文學篇
第三章曾鞏文學思想的形成:基于交游的考察
**節良師振拔
第二節同道切劘
第三節后學追隨
第四章“道”:曾鞏文學的核心范疇
**節曾鞏體“道”
第二節“道”與文章
第五章文章大業:師法經典
**節積學儲才,儒家為本
第二節承繼經典,學以致用
第三節典范之作,可法可傳
第六章拙者之適:詩以娛情
**節“窮人之辭”,不悖道義
第二節娛情寫物,拙者之適
附錄一:曾鞏交游名錄小考
附錄二:曾鞏詩文集稀見序跋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曾鞏文學研究 作者簡介
于曉川,文學博士,現為四川師范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在《文藝理論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甘肅社會科學》、《中國圖書評論》、《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十余篇,獲2019年甘肅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持中央高效基本業務基金項目“曾鞏文學研究”“曾鞏詩文整理與研究”等,主持2021年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資助項目“胡纘宗詩文整理與研究”。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