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元曲三百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33428
- 條形碼:9787505733428 ; 978-7-5057-3342-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曲三百首 本書特色
1.精選71位作者,394首元曲(含33首無名氏作品),元代作曲名家如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張養浩等均有大量名曲選入。 2.篇后附錄增補205首元曲,全書合計599首元曲,選編更豐富多樣,基本能滿足絕大部分讀者學習元曲的需求。 3.注釋詳盡,通俗易懂,補充大量文學常識,提高古典文學鑒賞能力和文學素養。 4.書末編有作者小傳,可以了解作者生平、創作風格、文學成就等,助力學生應對各年級語文考試。 5.版本精良:參考任訥、盧前初編本、《全元散曲》和一些重要的元曲普及本,精編精校而成。 6.繼《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又一古代文學經典選本,是誦讀元代散曲的全新優質讀本。 7.唐詩品風骨,宋詞賞格調,元曲鑒真情,美學大師王國維特別推崇,直言元曲之美盡在“自然”。 8.封面設計清新典雅,內文排版疏朗美觀,非常適合閱讀、收藏和饋贈。
元曲三百首 內容簡介
《元曲三百首》初由任訥先生在南京編成,1943年又與盧前先生合作,在原基礎上進行增刪,仍名《元曲三百首》。自此,《元曲三百首》成為繼《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之后,又一部代表中國古代文學成就的經典選本,受到人們的喜愛。本次選編整理的《元曲三百首》,參考了任訥、盧前選編的《元曲三百首》和其他一些普及本,選編出具名作者71位,作品計361首(不含篇后附錄);無名氏之作33首。全書正文選編共計394首元曲。篇后附錄增補205首元曲,全書合計599首元曲。
元曲三百首 目錄
〔中呂〕喜春來 …………………………………………………… 一
商 挺
〔雙調〕潘妃曲 …………………………………………………… 二
張弘范
〔中呂〕喜春來 …………………………………………………… 四
元好問
〔雙調〕小圣樂 驟雨打新荷 ………………………………… 五
王 惲
〔越調〕平湖樂 …………………………………………………… 七
〔正宮〕黑漆弩 游金山寺并序 ……………………………… 八
倪 瓚
〔黃鐘〕人月圓 ………………………………………………… 一〇
〔雙調〕折桂令 擬張鳴善…………………………………… 一一
〔越調〕憑闌人 贈吳國良…………………………………… 一二
虞 集
〔雙調〕折桂令 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柱體…………… 一三
張鳴善
〔雙調〕水仙子 譏時 ………………………………………… 一四
孟 昉
〔越調〕天凈沙 十二月樂詞 并序 ……………………… 一五
關漢卿
〔雙調〕沉醉東風 ……………………………………………… 一七
〔雙調〕碧玉簫 ………………………………………………… 一九
〔雙調〕大德歌 ………………………………………………… 二二
〔雙調〕大德歌 雙漸蘇卿…………………………………… 二四
〔南呂〕四塊玉 閑適 ………………………………………… 二六
〔南呂〕四塊玉 別情 ………………………………………… 二七
〔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 ……………………………… 二七
〔仙呂〕一半兒 題情 ………………………………………… 三三
庾天錫
〔雙調〕蟾宮曲 環滁秀列諸峰 …………………………… 三四
白 樸
〔中呂〕陽春曲 知幾 ………………………………………… 三六
〔雙調〕慶東原 ………………………………………………… 三七
〔雙調〕駐馬聽 舞 …………………………………………… 三八
〔雙調〕沉醉東風 漁夫 ……………………………………… 三九
〔仙呂〕寄生草 飲 …………………………………………… 四〇
〔仙呂〕醉中天 佳人臉上黑痣 …………………………… 四一
〔越調〕天凈沙 ………………………………………………… 四二
馬致遠
〔雙調〕水仙子 和盧疏齋《西湖》………………………… 四五
〔雙調〕撥不斷 ………………………………………………… 四六
〔雙調〕撥不斷 ………………………………………………… 四六
〔雙調〕撥不斷 ………………………………………………… 四七
〔雙調〕撥不斷 ………………………………………………… 四七
〔雙調〕撥不斷 ………………………………………………… 四八
〔雙調〕撥不斷 ………………………………………………… 四八
〔雙調〕落梅風 瀟湘八景…………………………………… 四九
〔雙調〕落梅風 ………………………………………………… 五一
〔雙調〕落梅風 ………………………………………………… 五二
〔雙調〕落梅風 ………………………………………………… 五二
〔雙調〕落梅風 ………………………………………………… 五二
〔雙調〕落梅風 ………………………………………………… 五三
〔雙調〕折桂令 嘆世 ………………………………………… 五三
〔雙調〕慶東原 嘆世 ………………………………………… 五四
〔雙調〕清江引 野興 ………………………………………… 五五
〔南呂〕金字經 ………………………………………………… 五八
〔南呂〕金字經 ………………………………………………… 五八
〔南呂〕四塊玉 恬退 ………………………………………… 五九
〔南呂〕四塊玉 天臺路 ……………………………………… 六〇
〔南呂〕四塊玉 馬嵬坡 ……………………………………… 六一
〔南呂〕四塊玉 洞庭湖 ……………………………………… 六二
〔南呂〕四塊玉 臨邛市 ……………………………………… 六三
〔南呂〕四塊玉 嘆世 ………………………………………… 六四
〔仙呂〕青哥兒 十二月 ……………………………………… 六六
〔越調〕天凈沙 秋思 ………………………………………… 七〇
〔越調〕小桃紅 四公子宅賦 ……………………………… 七〇
王伯成
〔中呂〕陽春曲 別情 ………………………………………… 七三
王實甫
〔中呂〕山坡羊 春睡 ………………………………………… 七四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 別情 …………………………… 七五
楊 果
〔越調〕小桃紅 采蓮女 ……………………………………… 七六
劉秉忠
〔南呂〕翠盤秋 干荷葉 ……………………………………… 八〇
王和卿
〔仙呂〕醉中天 詠大蝴蝶…………………………………… 八三
〔仙呂〕一半兒 題情 ………………………………………… 八四
盍西村
〔越調〕小桃紅 臨川八景…………………………………… 八五
〔越調〕小桃紅 雜詠 ………………………………………… 八八
陳草庵
〔中呂〕山坡羊 嘆世 ………………………………………… 八九
劉敏中
〔正宮〕黑漆弩 村居遣興…………………………………… 九一
滕 斌
〔中呂〕普天樂 ………………………………………………… 九二
李德載
〔中呂〕喜春來 贈茶肆 ……………………………………… 九三
胡祗遹
〔雙調〕沉醉東風 ……………………………………………… 九六
盧 摯
〔黃鐘〕節節高 題洞庭鹿角廟壁 ………………………… 九七
〔南呂〕金字經 宿邯鄲驛…………………………………… 九七
〔正宮〕黑漆弩 ………………………………………………… 九八
〔雙調〕殿前歡 ………………………………………………… 九九
〔雙調〕落梅風 別珠簾秀………………………………… 一〇二
〔雙調〕沉醉東風 秋景 …………………………………… 一〇三
〔雙調〕沉醉東風 閑居 …………………………………… 一〇四
〔雙調〕沉醉東風 重九 …………………………………… 一〇五
〔雙調〕蟾宮曲 ……………………………………………… 一〇六
〔雙調〕蟾宮曲 麗華 ……………………………………… 一〇七
珠簾秀
〔雙調〕壽陽曲 答盧疏齋………………………………… 一〇八
姚 燧
〔越調〕憑闌人 寄征衣 …………………………………… 一〇九
〔中呂〕陽春曲 ……………………………………………… 一〇九
〔中呂〕滿庭芳 ……………………………………………… 一一一
〔中呂〕醉高歌 感懷 ……………………………………… 一一二
馮子振
〔正宮〕鸚鵡曲 ……………………………………………… 一一五
貫云石
〔中呂〕紅繡鞋 ……………………………………………… 一一九
〔雙調〕落梅風 ……………………………………………… 一一九
〔雙調〕殿前歡 ……………………………………………… 一二〇
〔雙調〕殿前歡 ……………………………………………… 一二一
〔雙調〕殿前歡 和阿里西瑛《懶云窩》 ……………… 一二一
〔正宮〕塞鴻秋 代人作 …………………………………… 一二二
劉 致
〔中呂〕山坡羊 燕城述懷………………………………… 一二四
〔中呂〕山坡羊 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韻 ………………… 一二五
喬 吉
〔雙調〕水仙子 游越福王府 …………………………… 一二六
〔雙調〕水仙子 賦李仁仲懶慢齋 ……………………… 一二七
〔雙調〕水仙子 嘲少年 …………………………………… 一二八
〔雙調〕水仙子 展轉秋思京門賦 ……………………… 一二九
〔雙調〕水仙子 尋梅 ……………………………………… 一三〇
〔雙調〕水仙子 暮春即事………………………………… 一三一
〔雙調〕水仙子 為友人作………………………………… 一三一
〔雙調〕水仙子 怨風情 …………………………………… 一三二
〔雙調〕水仙子 詠雪 ……………………………………… 一三三
〔雙調〕水仙子 嘲楚儀 …………………………………… 一三四
〔雙調〕水仙子 樂清簫臺………………………………… 一三五
〔雙調〕折桂令 寄遠 ……………………………………… 一三六
〔雙調〕折桂令 贈羅真真………………………………… 一三七
〔雙調〕折桂令 七夕贈歌者 …………………………… 一三八
〔雙調〕折桂令 雨窗寄劉夢鸞赴宴以侑樽云………… 一三九
〔雙調〕折桂令 丙子游越懷古 ………………………… 一四〇
〔雙調〕殿前歡 登江山**樓 ………………………… 一四一
〔雙調〕清江引 笑靨兒 …………………………………… 一四二
〔雙調〕賣花聲 悟世 ……………………………………… 一四四
〔中呂〕朝天子 小娃琵琶………………………………… 一四五
〔中呂〕山坡羊 寓興 ……………………………………… 一四五
〔中呂〕山坡羊 冬日寫懷………………………………… 一四六
〔越調〕小桃紅 紹興于侯索賦 ………………………… 一四八
〔越調〕小桃紅 曉妝 ……………………………………… 一四八
〔越調〕憑闌人 金陵道中………………………………… 一四九
〔越調〕天凈沙 即事 ……………………………………… 一五〇
周文質
〔雙調〕落梅風 ……………………………………………… 一五二
〔雙調〕落梅風 ……………………………………………… 一五二
〔正宮〕叨叨令 自嘆 ……………………………………… 一五三
趙善慶
〔雙調〕沉醉東風 秋日湘陰道中 ……………………… 一五五
〔雙調〕水仙子 客鄉秋夜………………………………… 一五五
〔中呂〕山坡羊 長安懷古………………………………… 一五六
張可久
〔雙調〕水仙子 次韻 ……………………………………… 一五八
〔雙調〕水仙子 山齋小集………………………………… 一五九
〔雙調〕水仙子 樂閑 ……………………………………… 一五九
〔雙調〕水仙子 歸興 ……………………………………… 一六〇
〔雙調〕折桂令 九日 ……………………………………… 一六一
〔雙調〕折桂令 次酸齋韻………………………………… 一六二
〔雙調〕清江引 春思 ……………………………………… 一六二
〔雙調〕清江引 春晚 ……………………………………… 一六三
〔雙調〕沉醉東風 秋夜旅思 …………………………… 一六三
〔雙調〕慶東原 次馬致遠先輩韻 ……………………… 一六四
〔雙調〕落梅風 春晚 ……………………………………… 一六七
〔雙調〕慶宣和 毛氏池亭………………………………… 一六八
〔雙調〕殿前歡 次酸齋韻二首 ………………………… 一六八
〔雙調〕殿前歡 客中 ……………………………………… 一六九
〔雙調〕殿前歡 離思 ……………………………………… 一七一
〔中呂〕朝天子 山中雜書………………………………… 一七二
〔中呂〕朝天子 湖上 ……………………………………… 一七四
〔中呂〕朝天子 閨情 ……………………………………… 一七五
〔中呂〕滿庭芳 客中九日………………………………… 一七五
〔中呂〕普天樂 秋懷 ……………………………………… 一七六
〔中呂〕迎仙客 括山道中………………………………… 一七七
〔中呂〕賣花聲 懷古 ……………………………………… 一七八
〔中呂〕賣花聲 客況 ……………………………………… 一七九
〔中呂〕紅繡鞋 春日湖上………………………………… 一八〇
〔中呂〕紅繡鞋 天臺瀑布寺 …………………………… 一八一
〔仙呂〕一半兒 秋日宮詞………………………………… 一八一
〔越調〕小桃紅 寄鑒湖諸友 …………………………… 一八二
〔越調〕天凈沙 魯卿庵中………………………………… 一八三
〔越調〕寨兒令 次韻 ……………………………………… 一八三
〔越調〕憑闌人 暮春即事………………………………… 一八四
〔越調〕憑闌人 江夜 ……………………………………… 一八五
〔正宮〕醉太平 無題 ……………………………………… 一八六
〔正宮〕小梁州 失題 ……………………………………… 一八七
〔正宮〕塞鴻秋 春情 ……………………………………… 一八八
〔正宮〕漢東山 述感 ……………………………………… 一八九 〔南呂〕金字經 感興 ……………………………………… 一九二
〔南呂〕金字經 樂閑 ……………………………………… 一九三
〔商調〕梧葉兒 感舊 ……………………………………… 一九三
徐再思
〔雙調〕折桂令 春情 ……………………………………… 一九五
〔雙調〕殿前歡 觀音山眠松 …………………………… 一九五
〔雙調〕水仙子 夜雨 ……………………………………… 一九六
〔雙調〕水仙子 紅指甲 …………………………………… 一九七
〔雙調〕水仙子 馬嵬坡 …………………………………… 一九八
〔雙調〕清江引 相思 ……………………………………… 一九九
〔越調〕憑闌人 春情 ……………………………………… 一九九
〔中呂〕陽春曲 贈海棠 …………………………………… 二〇〇
〔中呂〕朝天子 西湖 ……………………………………… 二〇〇
〔商調〕梧葉兒 釣臺 ……………………………………… 二〇一
〔商調〕梧葉兒 革步 ……………………………………… 二〇二
〔商調〕梧葉兒 春思 ……………………………………… 二〇三
曹 德
〔中呂〕喜春來 和則明韻………………………………… 二〇五
〔調佚〕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 ……………… 二〇六
高克禮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 二〇八
〔越調〕黃薔薇帶過慶元貞 天寶遺事 ………………… 二〇九
鍾嗣成
〔南呂〕罵玉郎帶過感皇恩采茶歌 恨別 ……………… 二一一
〔雙調〕凌波仙 吊陳以仁………………………………… 二一二
張養浩
〔中呂〕紅繡鞋 警世 ……………………………………… 二一四
〔中呂〕山坡羊 驪山懷古………………………………… 二一五
潼關懷古………………………………… 二一五
〔雙調〕慶東原 ……………………………………………… 二一八
〔雙調〕沉醉東風 …………………………………………… 二一九
〔雙調〕折桂令 ……………………………………………… 二二一
〔雙調〕清江引 詠秋日海棠 …………………………… 二二五
鄭光祖
〔雙調〕蟾宮曲 夢中作 …………………………………… 二二六
〔正宮〕塞鴻秋 ……………………………………………… 二二八
......
元曲三百首 作者簡介
“學而書館”編輯組是圖書品牌“創美工廠”旗下,專門整理出版國學類圖書的子部門,已出版如《孫子兵法》《道德經》《貞觀政要》《浮生六記》《人間詞話》等多部國學經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