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馮端傳 本書特色
本書依時序按編年與專題敘事相結合的方式,按照馮端院士科學生涯的各個不同階段分類撰寫,將各類素材插入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中,靈活組織,故鄉(童年)篇,記述馮端的故鄉情,展現家族淵源、社會背景、家庭氛圍的作用;求學篇,追溯艱難的求學經歷;教學篇,詳細記述馮端傳道授業、嚴謹治學、教學相長的教學全過程;科研篇,詳細記述馮端頂天立地執著探索、聚焦前沿開拓創新的科研工作,重現當年波瀾壯闊的科研場景;團隊篇,集中記述馮端創建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重視實驗室文化建設、人才培養、團隊搭建、平臺筑就,開創“大師加團隊”的人才培養模式;著述篇,重點講述馮端知行合一,著書立說、構建體系,傳播科學、溥益眾生的著述經歷,濃墨重彩渲染這段持續五十多年的著述經歷……此外,還有人文篇、風范篇、本色篇。全書通過生命歷程的描摹,努力勾畫馮端院士的科學人生,以求呈現一個立體的、全面的、鮮活的馮端形象。 馮端在凝聚態物理中論著豐碩,已達隨心所欲之效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臨照 作為一個物理學家是容易的,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是不容易的,馮端教授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張立綱 馮端教授學識淵博,學術造詣精深,半個世紀以來潛心從事科學研究,培養人才,振興學術,成就卓著,為我國物理學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素為我十分敬佩。 ——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昆 高瞻遠矚的科學視野,道器并重的治學方法,真誠熱情的處世方略,文理通融的深厚學養,正是先生成其為一代宗師的基本條件,也是我們這輩人學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南京大學原校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蔣樹聲 人們常常嘆喟,當代中國缺乏大師,君不見馮端先生以文理兼通的知識結構和世界前沿的創新能力,向人們展示出令人高山仰止的科學大師形象。 ——著名學者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朱亞宗
馮端傳 內容簡介
郭可信在抗戰時期,血氣方剛,有上戰場殺鬼子的勇氣。在國外留學多年,1956年聽到新中國向科學進軍的召喚,立即回歸。郭可信是晶體學家,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創始人之一。于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他在學術上務實求真,不畏權威,而且視野廣闊,及時選準研究方向,既勃勃雄心,又一絲不茍地部署和治學,帶領中國電子顯微學界走向世界,他的研究團隊也登上了準晶研究的高峰。他于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郭可信淡泊名利,處世清高。他關愛家庭,為愛人的治療康復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培養人才方面,成效斐然,對學生視徒如已,熱切真誠。
馮端傳 目錄
馮端傳 作者簡介
馮步云,江蘇南京人,男,1954年出生,研究員職稱。1970年參加工作,在工廠做機修工,拾掇機器。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攻讀物理學;畢業后,任教于學校,經商于公司,供職于機關。長期從事科技管理工作,致力于科技計劃、科技政策法規、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的管理和研究。研究領域包括科技管理與科技政策、宏觀戰略與管理、區域經濟、公共政策和區域創新理論等方面。勤業之余,習物理,向文學,兼治文史,著有物理、文史、文學專著10余部,字數達450余萬。科學成果分別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項)、省科技進步獎(二項)以及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項)。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