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14949
- 條形碼:9787522514949 ; 978-7-5225-1494-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代小說為研究對象,緊扣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兩個主題。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小說藝術的現在與未來”, 主要介紹現代小說藝術的變革這一世界性的文學現象,包括故事結構的變化、對新的現實的關照、“自我” 這一主題的變遷、思維方式的變革、美學特征的更新、形態和語象的流變、危機與生機。下編為“小說藝術的評價與鑒賞”,重點品鑒了魯迅、王蒙、張賢亮、白先勇、賈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和《花城》《佛山文藝》 這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刊物中的作品。
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 目錄
**章走向突破——現代小說中故事結構的變化
第二章新的小說與新的現實
第三章自我在現代小說藝術中的變遷
第四章現代小說藝術思維方式的變革
第五章現代小說藝術更新的一些美學特征
第六章現代小說藝術形態和語象的流變
第七章現代小說藝術的危機和生機
下編小說藝術的評論與鑒賞
之一走向突破:魯迅小說故事系統的美學特征
之二雜色不雜 雜中有一
——評王蒙的《雜色》
之三如何闡釋“水落石出”
——再讀王蒙的《活動變人形》
之四父親呵,父親!
——評白先勇長篇小說《孽子》
之五都市文學中的“百感交集”
——試論廣東文學創作的一個側面
之六走向新的藝術綜合
——1989年《花城》中篇小說概評
之七新景舊夢
——關于賈平凹的《白夜》
之八批評不設防
——《佛山文藝》小說作品點評
之九重構和結構的雙重可能性
——關于韓東的《本朝流水》
之十閱讀《吶喊》:如何理解魯迅小說的藝術創新
之十一閱讀《家》: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到哪里去?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上編小說藝術的現在與未來
上編小說藝術的現在與未來
第二章新的小說與新的現實
第三章自我在現代小說藝術中的變遷
第四章現代小說藝術思維方式的變革
第五章現代小說藝術更新的一些美學特征
第六章現代小說藝術形態和語象的流變
第七章現代小說藝術的危機和生機
下編小說藝術的評論與鑒賞
之一走向突破:魯迅小說故事系統的美學特征
之二雜色不雜 雜中有一
——評王蒙的《雜色》
之三如何闡釋“水落石出”
——再讀王蒙的《活動變人形》
之四父親呵,父親!
——評白先勇長篇小說《孽子》
之五都市文學中的“百感交集”
——試論廣東文學創作的一個側面
之六走向新的藝術綜合
——1989年《花城》中篇小說概評
之七新景舊夢
——關于賈平凹的《白夜》
之八批評不設防
——《佛山文藝》小說作品點評
之九重構和結構的雙重可能性
——關于韓東的《本朝流水》
之十閱讀《吶喊》:如何理解魯迅小說的藝術創新
之十一閱讀《家》: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到哪里去?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上編小說藝術的現在與未來
上編小說藝術的現在與未來
展開全部
小說藝術的變革與品鑒 作者簡介
殷國明 1959年生人,祖籍江蘇武進殷家旦,出生于新疆伊寧。先受教于陸維天先生,后師從錢谷融先生,先后在暨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學跨南北,道求西東,是個有趣的人。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