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畫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72325
- 條形碼:9787305272325 ; 978-7-305-27232-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畫傳 本書特色
這部《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畫傳》是在《千帆身影》的基礎上,增補、修訂而成。程麗則老師十年之后再一次以心靈為向導,廣泛搜尋、探訪、查證那些淹沒在歷史塵埃底下的文獻資料,新撰七萬余字,圖片增加二百多幅。她探索、考證、連綴那些曾經的生活真相,激活那些曾經的生命悲喜。 那些數十年、上百年的信箋、書法、繪畫、稿本,浸潤著千年的風雅,一旦揭開,仍如春風清新地撲面而來;那些老舊照片上,數十年、近百年前的少男少女,仍青春凝眸,穿越了歷史的霧霾,令人心動。 崢嶸歲月稠,一部畫傳,記錄、呈現了程千帆、沈祖棻百余年的個人史、家國史、學術史、教育史、心靈史,讓人懷念,令人激奮,啟人深思。
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畫傳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2013年,2023年為程千帆先生誕辰110年,南大文學院有紀念活動,因此本書擬修訂再版。編者是程先生的女兒,收藏有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書中收入程、沈伉儷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輔以簡潔的文字,生動再現程、沈年少求學,負笈金陵,讀書著述,與友人詩詞往還,抗戰時顛沛流離,備嘗艱辛,勝利后執教武漢大學,晚年任教南京大學,誨人不倦,德高望重,桃李芬芳,終成一代師表。圖片來自作者收藏以及向友人征集,無版權問題。
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畫傳 目錄
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畫傳 作者簡介
程麗則,程千帆、沈祖棻夫婦的女兒,生于1947年,中專畢業后在武漢的工廠工作,1978年后工作于南京大學。
程千帆(1913-2000),古典文學研究家、教育家、國學大師。原名會昌。湖南寧鄉人,1913年9月21日生于長沙。自幼受其叔祖父清末民初詩人程頌萬的指導,愛好文學。1936年畢業于金陵大學中國文學系。在校時即從事文學活動,與常任俠、汪銘竹、孫望等組織土星筆會,出版《詩帆》,并主編《金陵大學文學院專刊》,發表一些文學創作 和研究論文,寫過一些詩歌和評論。1942年起,一直在大學擔任教學工作,先后在金陵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講授古代文學史、文學理論及古典詩歌。1978年起任南京大學教授,經過二十年教學,“把一度式微的南大中文系重新帶入了一個時代的高點。”主要著作關于文學評論的有《文學批評的任務》(1953年)、《關于文藝批評的寫作》(1955年)、《文論要詮》(1948),關于古代文學史的有《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1980)、《宋元文學史述論》,關于古典詩歌的有《宋詩選》(與繆琨合著,1957)、《古詩今選》(與沈祖棻合著)、《古典詩歌論叢》(與沈祖棻合著,1954)、《古詩考索》,其他還有《目錄學叢考》(1939)、《史通箋記》。2023年《程千帆全集》新版由鳳凰出版社出版。
程麗則,程千帆、沈祖棻夫婦的女兒,生于1947年,中專畢業后在武漢的工廠工作,1978年后工作于南京大學。程千帆(1913-2000),古典文學研究家、教育家、國學大師。原名會昌。湖南寧鄉人,1913年9月21日生于長沙。自幼受其叔祖父清末民初詩人程頌萬的指導,愛好文學。1936年畢業于金陵大學中國文學系。在校時即從事文學活動,與常任俠、汪銘竹、孫望等組織土星筆會,出版《詩帆》,并主編《金陵大學文學院專刊》,發表一些文學創作 和研究論文,寫過一些詩歌和評論。1942年起,一直在大學擔任教學工作,先后在金陵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講授古代文學史、文學理論及古典詩歌。1978年起任南京大學教授,經過二十年教學,“把一度式微的南大中文系重新帶入了一個時代的高點。”主要著作關于文學評論的有《文學批評的任務》(1953年)、《關于文藝批評的寫作》(1955年)、《文論要詮》(1948),關于古代文學史的有《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1980)、《宋元文學史述論》,關于古典詩歌的有《宋詩選》(與繆琨合著,1957)、《古詩今選》(與沈祖棻合著)、《古典詩歌論叢》(與沈祖棻合著,1954)、《古詩考索》,其他還有《目錄學叢考》(1939)、《史通箋記》。2023年《程千帆全集》新版由鳳凰出版社出版。
沈祖棻(1909.1.29-1977.6.27)現代女作家,教授。字子苾,筆名紫曼、絳燕。浙江海鹽人,生于蘇州。1934年、1936年先后畢業于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和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在校學習時即從事文學創作,發表過短篇小說、詩歌及散文,同時致力于古典詩詞的探討。所寫歷史小說《辯才禪師》、《茂陵的雨夜》、《崖山的風浪》等,很受批評家們的重視,認為:“這里有奔放的熱情與飛騰的想象。”詩歌多數發表在土星筆社的刊物《詩帆》上,后有詩集出版。有的詩歌被作曲家譜成歌曲,抗戰時期在四川一帶傳唱。1937年與程千帆結婚。1942年起,在金陵大學、華西大學、江蘇師范學院、南京師范學院、武漢大學教授古典文學史、詩詞和戲曲。1977年,在武昌因車禍不幸逝世。她對于詞學頗有研究,所寫的詞,很為老一輩詞人章士釗、汪東、劉永濟等所推重。如沈尹默認為她的詞“極平凡而極生動感人,真詞家當行語”,汪東稱她的詞“風格高華、聲韻沉咽,韋馮遺響,如在人間” 。主要著作有:《微波辭》、《涉江詩稿》、《涉江詞稿》、《宋詞賞析》、《唐人七絕詩淺釋》、《古典詩歌論叢》、《古詩今選》(后兩種與程千帆合著)。較新出版的有《涉江詩詞集》(沈祖棻原著,程千帆箋注,鳳凰出版社)、《沈祖棻全集》(廣西是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