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風尚、社會與風雅:十八世紀東西方的共時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5666
- 條形碼:9787522725666 ; 978-7-5227-2566-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尚、社會與風雅:十八世紀東西方的共時性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日、韓三國首次關于十八世紀研究的合作成果。在近代西方思想中,啟蒙時代發展出來的科學、理性等觀念依然存在,將這些放在十八世紀亞洲內在的發展中重新審視,對于思考今后的世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在十八世紀的東亞和西方,不僅僅局限于交流和相互影響,還存在著平行的文化、學術、社會等方面的發展。本書通過對十八世紀東亞和西方的社會、文化、思想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發現東西方之間呈現出某種共時性。這種共時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科學技術和知識的共享和流通;第二,社交和趣味的趨同;第三,商業出版和知識網絡所帶來的公共輿論圈的擴大;第四,跨越國界的“文藝共和國”。對于十八世紀東亞和西方共時性的研究,將重新界定和評價前近代和近代思想史,包括世界史的分期。
風尚、社會與風雅:十八世紀東西方的共時性 目錄
風尚、社會與風雅:十八世紀東西方的共時性 作者簡介
毛立平,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為清史、性別史。在《歷史研究》等核心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清代嫁妝研究》《壺政:清代宮廷女性研究》《清代下層女性研究——以南部縣、巴縣檔案為中心》等著作。張小鋼,日本金城學院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日比較文學、中日比較文化。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訪問學者。著有《青木正兒家藏中國近代名人尺牘》《北京風俗圖譜》和中國人と書物日本における中國畫題の研究。牛貫杰,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清史、中國近現代史。出版有《17-19世紀中國的市場與經濟發展》等著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