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浙水安瀾 掬水留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617664
- 條形碼:9787522617664 ; 978-7-5226-1766-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水安瀾 掬水留香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水文化欄目十年刊發的論文中,選編《浙江水文化論文集》40篇,獻禮浙江水利水電學院70周年校慶。這些論文都是基于浙江省內地域范圍,與水利工程相關,并且兼顧了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校內作者。論文集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物質水文化研究;非物質水文化研究;水文化產業策略研究。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體現編輯和作者水利情懷,綢繆帷幄修水利,智者樂水慮水事,不盡思緒為水謀。本書是從水文化欄目十年刊發的論文中,選編《浙江水文化論文集》40篇,獻禮浙江水利水電學院70周年校慶。這些論文都是基于浙江省內地域范圍,與水利工程相關,并且兼顧了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校內作者。論文集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物質水文化研究;非物質水文化研究;水文化產業策略研究。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體現編輯和作者水利情懷,綢繆帷幄修水利,智者樂水慮水事,不盡思緒為水謀。
浙水安瀾 掬水留香 目錄
序
前言
**篇 綢繆帷幄修水利
良渚文化遺址水利工程的考證與研究
清代浙江撫臺督辦的百瀝海塘大修工程佚事探究
——以光緒年間浙東海塘工程“羊山勒石”為例
紹興古纖道沿革及建筑考
紹興城市水系治理變遷與成效
紹興山陰后海塘的歷史沿革考略
從良渚大壩談中國古代堰壩的發展
清代杭州府海防同知與錢塘江海塘
寧波倪家堰與壓賽堰位置及變遷考
姜席堰灌溉工程遺產技術特征及價值分析
明清時期松古灌區水權管理機制考論
紹興運河古橋修筑探源
——以龍華橋、廣寧橋為例
浙江宋元明清時期水步、步堰與浮橋考論
紹興三江閘歷史考證
浙東運河古越靈汜橋尋考
蘭亭遺址新考
第二篇 智者樂水慮水事
中國風水信仰中水文化的認知變遷及應用
論海侵對浙東江河文明發展的影響
清代兩浙海塘沙水奏報及其作用
——兼與王大學教授商榷
錢塘江流域文化治理路徑與建議
——以杭州市江千區為例
清代錢塘江塘工沙水奏折檔案及其價值
河勢、技術與塘工決策
——清乾隆朝錢塘江杭海段海塘柴改石案考論
清代錢塘江潮神崇拜研究
——兼論政府對民間信仰的引導作用
西湖歷史名人分類及其代表人物舉要
“浙東唐詩之路”的文化坐標及傳承價值
我國古代鎮水神物的分類和文化解讀
天臺山僧費寧建六和塔治理錢塘江潮考
宋代兩浙路海溢災害及政府的應對措施
第三篇 不盡思緒為水謀
浙江水文化傳播機制研究
大運河水利歷史營建智慧及人居環境建設的啟示
——以杭州上塘河為例
中華傳統水文化的基本精神及教育意義
西湖旅游歷史高峰期的分析與比較
曹娥江名的孝文化經濟解釋
水文化傳播教育新媒體平臺的構建
杭州西湖與湘湖的多維比較研究
杭州三江匯的形成及其發展優勢研究
紹興大禹文化的成因分析與啟示
論蕭紹古海塘研究與保護
近世以來余杭北湖的治理及變遷研究
清末浙江客民的遷入及對當地水利的影響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寧紹平原水文化遺產資源保護與開發
后記
前言
**篇 綢繆帷幄修水利
良渚文化遺址水利工程的考證與研究
清代浙江撫臺督辦的百瀝海塘大修工程佚事探究
——以光緒年間浙東海塘工程“羊山勒石”為例
紹興古纖道沿革及建筑考
紹興城市水系治理變遷與成效
紹興山陰后海塘的歷史沿革考略
從良渚大壩談中國古代堰壩的發展
清代杭州府海防同知與錢塘江海塘
寧波倪家堰與壓賽堰位置及變遷考
姜席堰灌溉工程遺產技術特征及價值分析
明清時期松古灌區水權管理機制考論
紹興運河古橋修筑探源
——以龍華橋、廣寧橋為例
浙江宋元明清時期水步、步堰與浮橋考論
紹興三江閘歷史考證
浙東運河古越靈汜橋尋考
蘭亭遺址新考
第二篇 智者樂水慮水事
中國風水信仰中水文化的認知變遷及應用
論海侵對浙東江河文明發展的影響
清代兩浙海塘沙水奏報及其作用
——兼與王大學教授商榷
錢塘江流域文化治理路徑與建議
——以杭州市江千區為例
清代錢塘江塘工沙水奏折檔案及其價值
河勢、技術與塘工決策
——清乾隆朝錢塘江杭海段海塘柴改石案考論
清代錢塘江潮神崇拜研究
——兼論政府對民間信仰的引導作用
西湖歷史名人分類及其代表人物舉要
“浙東唐詩之路”的文化坐標及傳承價值
我國古代鎮水神物的分類和文化解讀
天臺山僧費寧建六和塔治理錢塘江潮考
宋代兩浙路海溢災害及政府的應對措施
第三篇 不盡思緒為水謀
浙江水文化傳播機制研究
大運河水利歷史營建智慧及人居環境建設的啟示
——以杭州上塘河為例
中華傳統水文化的基本精神及教育意義
西湖旅游歷史高峰期的分析與比較
曹娥江名的孝文化經濟解釋
水文化傳播教育新媒體平臺的構建
杭州西湖與湘湖的多維比較研究
杭州三江匯的形成及其發展優勢研究
紹興大禹文化的成因分析與啟示
論蕭紹古海塘研究與保護
近世以來余杭北湖的治理及變遷研究
清末浙江客民的遷入及對當地水利的影響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寧紹平原水文化遺產資源保護與開發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