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典范與重構:當代文學經典與話語探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71131
- 條形碼:9787536071131 ; 978-7-5360-711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典范與重構:當代文學經典與話語探析 本書特色
蔣述卓的批評文章是典型的宏觀批評,從大層面歸納具體文本的文學價值與現實意義。作者著重考察當代文學經典的生成與新中國社會主義實踐歷史的互動關系,對什么是“新中國精神”以及在特定時期的不同表現形態做了梳理,并以動態辯證的方式來看待中國當代文學生產機制的變化,探討新中國精神如何通過審美轉換成為當代文學經典生成的動力。
典范與重構:當代文學經典與話語探析 內容簡介
《典范與重構——當代文學經典與話語探析》是蔣述卓教授的*新評論集,分為上下兩輯,上輯關于中國精神與文學經典、國家話語與新中國文學的特點等命題的探討,下輯分析生態文學與中國現代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特點、“微”時代文藝批評等,以及通過《北流》《平安批》《天下之鏡》等具體文本分析林白、陳繼明、陳河、謝友祥等作家的寫作。作者從時代特征、國家方針等宏觀層面出發,又針對具體的創作具體的文本進行解剖分析,客觀、細致地論述新中國文學在多方面所體現出來的特點,是對新中國文學歷史發展的全新歸納,也是對新南方寫作的全新發現。
典范與重構:當代文學經典與話語探析 目錄
上輯
新中國精神與文學經典的生成
國家話語與新中國文學的特征
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文藝格局的構建
彰顯文藝作品中青年形象的價值引領性
中國當代文學現實主義敘事傳統的建構及其意義
新時代文藝中國精神表現途徑初議
堅守人民立場,為時代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責任與使命:建構新時代中國文藝理論話語體系
下輯
生態文學的時代價值與文化意義
“微”時代文藝批評活動的定位與正向建構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文化底色與未來品質
南方意象、傾偈與生命之極的抵達——評林白的《北流》兼論新南方寫作
文化理性與潮汕精神——評長篇小說《平安批》的文化書寫策略
追尋與抵抗:多重文化語境中的精神行旅——評陳河的《天空之鏡》
民間視角與文化情懷——評謝友祥的歷史小說創作
典范與重構:當代文學經典與話語探析 作者簡介
蔣述卓,男,1955年生,廣西灌陽人。文學博士,師從著名文藝理論家王元化教授。現為暨南大學中文系二級教授、文藝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外華文文學與漢語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主任,文學院文化產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曾任《暨南學報》主編、文學院院長、學校副校長、黨委書記。學術兼職有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等。《中國社會科學》雜志外審專家、《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等雜志編委。主要從事文藝學基本問題現代視野下的文藝研究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文學批評學術史;佛教與中國文學、宗教與藝術關系;文化詩學、文學與文化關系;中國當代流行文藝、城市詩學和文化產業諸領域。出版《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佛教與中國文藝美學》《宗教藝術論》《宗教文藝與審美創造》《在文化的觀照下》《文化詩學:理論與實踐》《宋代文藝理論集成》《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詩詞小札》等著作20余種。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廣東省社科規劃、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廣東省委宣傳部項目多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國家社科重大基金子項目一項,是廣東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文藝學教學團隊”負責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