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社交網絡:虛擬社會中的人際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44782
- 條形碼:9787303244782 ; 978-7-303-24478-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交網絡:虛擬社會中的人際心理學 本書特色
有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沉默寡言,卻喜歡與虛擬世界中的陌生人夸夸其談,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有如此大的反差?為什么我們會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無話可說,但卻在網絡世界敞開心扉?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社交。網絡社交是一種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誕生的新型人際交往方式。本書對網絡社交的相關理論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按照個體-人際-社會的邏輯順序,對國內外網絡社交前沿研究做出全面總結,從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際關系、友誼、社會適應和社會排斥六個方面,討論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截然不同的人際心理互動模式,以及虛擬網絡對個體心理產生的諸多影響。本書關注了一個新的研究場域:中國人的網絡社交,與國際相關研究不同,該研究具有鮮明的本土特征,是一部中國人的網絡社會人際群像。具有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
社交網絡:虛擬社會中的人際心理學 內容簡介
有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沉默寡言,卻喜歡與虛擬世界中的陌生人夸夸其談,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有如此大的反差?為什么我們會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無話可說,但卻在網絡世界敞開心扉?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社交。網絡社交是一種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誕生的新型人際交往方式。本書對網絡社交的相關理論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按照個體-人際-社會的邏輯順序,對國內外網絡社交前沿研究做出全面總結,從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際關系、友誼、社會適應和社會排斥六個方面,討論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截然不同的人際心理互動模式,以及虛擬網絡對個體心理產生的諸多影響。本書關注了一個新的研究場域:中國人的網絡社交,與國際相關研究不同,該研究具有鮮明的本土特征,是一部中國人的網絡社會人際群像。具有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
社交網絡:虛擬社會中的人際心理學 目錄
**節 社交網絡的發展狀況
第二節 網絡社交的研究現狀
第二章 網絡社交的理論觀
**節 個體視角
第二節 人際交互視角
第三章 網絡社交的影響因素
**節 人口學因素
第二節 人格因素
第三節 文化環境因素
第四章 網絡社交與幸福感
**節 幸福概述
第二節 互聯網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網絡社交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第五章 網絡社交與心理健康
**節 網絡社交與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節 網絡社交與孤獨感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網絡社交與抑郁的相關研究
第四節 網絡社交與其他消極情緒的相關研究
第六章 網絡社交與人際關系
**節 人際關系概述
第二節 網絡社交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網絡社交與浪漫關系的相關研究
第七章 網絡社交與友誼
**節 友誼概述
第二節 互聯網與友誼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網絡社交與友誼的相關研究
第四節 移動社交媒介與友誼的相關研究
第八章 網絡社交與社會適應
**節 社會適應概述
第二節 互聯網與社會適應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網絡社交與社會適應的相關研究
第九章 網絡社交與社會排斥
**節 社會排斥概述
第二節 互聯網與社會排斥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網絡社交與社會排斥的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社交網絡:虛擬社會中的人際心理學 作者簡介
王偉,中國人民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山西大同大學心理系教授,大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特聘教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心理學會網絡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手機成癮、媒介使用與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等研究工作。主持課題10項,在《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與行為研究》、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Current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等核心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