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天生機密:美國核保密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58122
- 條形碼:9787521758122 ; 978-7-5217-5812-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生機密:美國核保密史 本書特色
1、從美國核保密制度的忠實擁護者到頭號反對者,全景式還原“奧本海默”案始末,從制度根源理解奧本海默的悲劇人生.
“曼哈頓計劃”中的英雄奧本海默為何跌落神壇,接受秘密聽證會審判?
戰后意圖推行核信息解密與國際原子能控制,奧本海默的改革為何屢屢碰壁?
“奧本海默”案為何引起軒然大波,促使美國政府改革核保密制度?
2、全面呈現近100年的核保密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
從核保密制度進入美國國家安全體系的安全規則:“曼哈頓計劃”中實施的分隔式管理;“Q”級許可:表示具有查看涉核研究高度機密文件的權限;核機密文件的“封面頁”成為美國國家安全文件的典型樣式
3、一個窺探美國民主制度運行情況的窗口, 在核保密制度的變遷中,拷問科學、保密與安全的界限
4、基于大量解密文件與檔案,勾勒出一段尚未完全解密的歷史
天生機密:美國核保密史 內容簡介
自核武器誕生伊始,保密就如影相隨。從科學家們因恐懼納粹德國獲得核武器研制信息而進行自我審查,到美國多元的政治力量圍繞核保密與反保密展開激烈辯論。這本書講述了從20世紀40年代原子彈誕生之初直至今天,美國核保密制度演變的完整歷史。 這本書以核保密制度的演變為主線,結合大量解密文件與檔案、公開資料、若干歷史事件參與者與當事者的故事,詳盡追溯了二戰背景下美國核保密制度的緣起、二戰后期和二戰結束后美國原子能立法過程、冷戰時期核保密制度的建立,以及20世紀60年代以來核保密制度面臨的種種挑戰。呈現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美國多元的政治力量圍繞核保密問題的博弈,揭示了近一個世紀的核保密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
天生機密:美國核保密史 目錄
對裂變的恐懼
從自我審查到政府管控
絕對保密 第二章 “戰爭中*隱蔽的秘密”:曼哈頓計劃,1942—1945年
安全的核心
泄密、謠言和間諜
逃避責任
保密問題 第三章 為“宣傳日”做準備:一個戰時秘密的披露,1944—1945年
**部原子彈的歷史
新聞稿,公共關系與華而不實的語句
秘而不宣 第二部分 冷戰時期的核保密制度 第四章 戰后控制權之爭:1944—1947年
戰時制訂的戰后控制計劃
“受限數據”與《原子能法》
奧本海默的反保密策略 第五章 “信息管控”和原子能委員會,1947—1950年
現實教育了戴維·利連撒爾
改革遭到“痛擊”
三大沖擊 第六章 和平的原子,危險的科學家:冷戰時期保密工作的悖論,
1950—1969年
氫彈的沉默與咆哮
危險的思想
有利可圖的“和平利用原子能”計劃 第三部分 核保密政策面臨的挑戰 第七章:不受限的數據:冷戰時期保密制度面臨的新挑戰,1964—1978年
離心機難題
“和平”利用核聚變帶來的危險
令人恐懼的原子 第八章:秘密的求索:冷戰末期的反保密舉措,1978—1991年
繪制氫彈設計圖
“絕佳案件”:《進步》雜志訴美國政府案
多疑時代的開源情報
第九章:冷戰后的核信息保密與解密 結語:核保密的過去和未來
天生機密:美國核保密史 作者簡介
亞歷克斯·韋勒斯坦,核科學與核技術歷史學家。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教授,藝術與文學學院科技研究部主任。他關于核武器歷史的文章發表在《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哈珀雜志》和《華盛頓郵報》等刊物上,他創建的在線核武器效應模擬器NUKEMAP已被全球超過2500萬人使用。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