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wǎng)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學的跨域世界觀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05264153
- 條形碼:9787305264153 ; 978-7-305-26415-3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學的跨域世界觀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立足當代中國,以文學、藝術(shù)為論域,輯錄中國文學、外國文學、翻譯與藝術(shù)界學者的學術(shù)論文,經(jīng)由多學科路徑共同思考與探討中國文學視域下的世界以及世界文學視域下的中國,力求以自我與他者的雙向視角,圍繞中國文學經(jīng)驗的世界傳播與世界文學共同體建構(gòu)、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中外文學文化的互動關(guān)系以及文學譯介與傳播等議題,就中國文學的跨域世界觀展開考察與研究。文學是豐富、多元、動態(tài)發(fā)展的,本書將充分關(guān)注文學發(fā)生、發(fā)展、生成、譯介與影響的全過程,力求在全球化語境下對中國文學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
中國文學的跨域世界觀 目錄
**輯
關(guān)于文學翻譯的語言問題
中國文學外譯批評的審美維度
國際中文教育學科化的問題,以法國為例——白樂桑教授訪談
文本、史學、泛文本——法國文學批評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
《金瓶梅》中的敘述與唱詞:試論芮效衛(wèi)英譯和雷威安法譯對詞話本互文性的呈現(xiàn)
翻譯中的評注,或研究型譯者的顯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若干法譯研究
疑惑的審視:加萊亞諾的《中國1964》
必須要做的辨正——關(guān)于日本學者秋吉收的《野草》觀
第二輯
論新世紀美國小說的主題特征
論菲茨杰拉德與美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
科幻的性別問題——超越二項性的詩學想象力
《狂人日記》是科幻小說嗎?——寫實的虛妄與虛擬的真實
自由詩的“韻律”如何成為可能?——論哈特曼《自由詩的韻律》兼談中國新詩韻律問題
不能承受之真——小說與虛構(gòu)
兩地詩
“但使愿無違”
“在看見彼此的瞬間,分形出另一個世界”
李洱碎談
第三輯
車中被背叛的女人——張愛玲《封鎖》對莫泊桑《羊脂球》的多重反轉(zhuǎn)
破鏡重圓沒辦法——《紐約客》非虛構(gòu)之“北平敘事”考
普實克和夏志清的魯迅研究及其方法論反思
汪德邁與他的漢學引路人戴密微
近三十年法國報刊對中國當代作家的接受、評價與闡釋
莫言作品在法國的譯介及其啟示
莫言在中東歐的譯介、傳播與接受
濁酒一杯敬莫言——聊以兩三聲爆竹,和《四十一炮》齊鳴
人性烏托邦——關(guān)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多維度、多方位、多聲部——蘇童在德國
《解密》的“解密”之旅——麥家作品在西語世界的傳播和接受
從中國科幻到世界文學——《三體》在西班牙語世界的傳播和接受
第四輯
王國維與西方悲劇哲學、美學的東傳
抗戰(zhàn)時期的林語堂與《紐約客》雜志
追趕世界與再造地方——阮章競文藝歷程與藝術(shù)思想考論
以高爾基為中介:路翎戰(zhàn)時工業(yè)寫作中的浪漫詩學與異化批判
“如何通俗”:1950年代汪曾祺文藝思想的轉(zhuǎn)捩
張承志與岡林信康的文學關(guān)系考論
身份、記憶與流動的生活——比較視野中的范小青長篇小說論
古典文學視域中的蘇聯(lián)文論“中國化”——從“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到“兩結(jié)合”
翻譯文學與文學史“重構(gòu)”——LP roman de l'hom me jaune(《黃衫客傳奇》)的跨文化歷史重構(gòu)意義
展開全部
中國文學的跨域世界觀 作者簡介
吳俊,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文學批評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 何寧,文學博士,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劉云虹,文學博士,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翻譯理論和法國文學研究。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