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秦漢諫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2716
- 條形碼:9787522202716 ; 978-7-5222-027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秦漢諫議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引用了大量傳世文獻和歷代研究論著,全面展現了秦漢諫議制度的形成、發(fā)展與演變。
秦漢諫議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所論“諫議”是指在古代,百官吏民針對國家事務或君主個人生活向君主發(fā)表意見及看法,或對君主過失提出意見并規(guī)諫其改正。諫議關涉言論,君主是否善于納諫是國家治亂的晴雨表。在治世,明君對于言者所諫之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會懲罰言者而導致言路閉塞。在亂世,上有昏庸的君主,下有讒佞的小人,言者所諫容易觸怒君主或招致群小報復,導致殺諫、懲諫的結果。
本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傳世文獻、歷代相關研究論著,論述了秦漢諫議的若干重要問題,如秦漢時的諫官、諫議的種類、求諫應諫的方式、諫議的技巧、諫議的依據、諫議與輿論的關系以及諫議的局限性等,以期全面展現秦漢諫議制度的形成、發(fā)展與演變。
秦漢諫議研究 目錄
緒 論 / 001
一、選題目的和意義 / 001
二、學術史回顧 / 005
三、研究思路 / 010
**章 秦漢諫議概論 / 013
**節(jié) 先秦時期的諫議 / 013
一、上古時期的諫議 / 013
二、夏商西周時期的諫議 / 017
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諫議 / 021
四、先秦諫議思想 / 028
第二節(jié) 秦代的諫議 / 033
一、諫議制度形成的時間 / 033
二、秦代諫議制度 / 035
三、秦代諫諍活動 / 038
第三節(jié) 兩漢時期的諫議 / 042
一、兩漢時期的諫議官制 / 042
二、兩漢諫議活動概述 / 043
第二章 秦漢諫官及職責 / 047
**節(jié) 秦漢的諫官 / 048
一、秦諫官設置考 / 048
二、兩漢諫官設置考 / 048
第二節(jié) 諫(議)大夫的選任與兼官 / 058
一、諫(議)大夫的選任 / 058
二、諫大夫兼官 / 065
第三節(jié) 諫(議)大夫的職責 / 068
一、言君主得失 / 069
二、舉薦人才及上變事 / 072
三、詔令所使 / 074
附 漢諫(議)大夫表 / 078
第三章 秦漢諫議的種類、程序、技巧、依據 / 104
**節(jié) 諫議的種類 / 104
一、諧隱諷諫 / 106
二、隨事規(guī)諫 / 109
三、正色直諫 / 111
四、犯顏強諫 / 113
五、懷忠死諫 / 115
第二節(jié) 諫議的程序 / 118
一、求言與進言 / 118
二、應言 / 133
第三節(jié) 諫議的技巧 / 150
一、諫合于理 / 151
二、知心而諫 / 153
三、信而后諫 / 155
四、察愛憎諫 / 156
五、密成泄敗 / 159
六、勿觸逆鱗 / 161
第四節(jié) 諫議的依據 / 164
一、災異說之演變及形成 / 164
二、災異說的基本內涵 / 166
三、常見的幾種災異現象——日食、地震等 / 170
四、災異與民意 / 175
五、災異與外戚、宦官專權 / 177
第四章 秦漢諫議的特點 / 181
**節(jié) 諫議成風 / 181
一、原始民主遺風的繼承與發(fā)展 / 182
二、圣君屢作 / 187
三、儒學熏陶 / 191
四、秦亡的歷史教訓 / 194
五、良善導諫之法 / 196
第二節(jié) 諫議主體廣泛 / 196
一、太后、皇后、太子、宗室、外戚進言 / 197
二、中央官員進言 / 200
三、地方官員進言 / 207
四、民間進言 / 209
第三節(jié) 諫議兼采輿論 / 212
一、事關諫議的輿論種類 / 213
二、輿論影響諫議的形式 / 219
三、輿論在諫議中的作用 / 226
四、輿論的局限性 / 229
第四節(jié) 諫議制度獨立于監(jiān)察制度 / 232
一、諫議與監(jiān)察的字源及古義考析 / 233
二、監(jiān)察制度略論 / 234
三、監(jiān)察制度與諫議制度的區(qū)別 / 235
第五章 秦漢諫議的效果與后世發(fā)展 / 239
**節(jié) 導諫之法 / 239
一、言者無罪 / 240
二、獎賞諫者 / 244
三、任用或升遷諫者 / 247
四、以諫取才 / 250
第二節(jié) 諫議的局限 / 252
一、君主專制制度的桎梏 / 253
二、君主個人的局限 / 255
三、諫言者自身的局限 / 258
四、諫議本身發(fā)展的不正常 / 261
第三節(jié) 秦漢之后諫議制度的發(fā)展軌跡 / 263
一、魏晉南北朝諫議制度的發(fā)展情況 / 263
二、隋唐五代諫議制度的發(fā)展情況 / 264
三、宋元諫議制度的發(fā)展情況 / 266
四、明清諫議制度的發(fā)展情況 / 267
結 論 / 269
參考文獻 / 272
后 記 / 280
秦漢諫議研究 作者簡介
涂盛高,鄭州大學本科,北京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講師,主要從事秦漢史、思想史、中國法制史研究。曾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重大項目《中華思想通史資料長編》秦漢史政治卷和軍事卷的整理工作。博士論文《秦漢諫議研究》獲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19年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
主要學術成果:
《論西漢諫大夫》,《南都學壇》2019年第1期;
《漢代詣闕訟冤研究》,《南都學壇》2019年第4期;
《諫議大夫非由光武創(chuàng)設考析》,《炎黃文化研究》第19輯。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